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21页 |
一、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功血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 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 | 第11-13页 |
(二)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13-14页 |
(三) 治疗 | 第14-16页 |
(四) 实验研究 | 第16页 |
二、中医学对围绝经期功血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一) 古典医籍对本病的认识 | 第16-18页 |
(二) 现代中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第18-20页 |
三、导师对无排卵性功血的思路和经验: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29页 |
一、资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21-2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一) 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 第25页 |
(二) 止血疗效结果 | 第25-26页 |
(三)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 第26页 |
(四) 治疗前后B超结果比较 | 第26页 |
(五)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含量的变化 | 第26-27页 |
(六)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T与APTT的变化 | 第27页 |
(七) 病情与疗效的关系 | 第27页 |
(八)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 第27-28页 |
(九) 安全性观察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9-37页 |
一、立论依据 | 第29-30页 |
1、瘀阻冲任,血不归经 | 第29页 |
2、热扰冲任,追血妄行 | 第29-30页 |
二、治法探讨 | 第30-31页 |
1、活血化瘀止血 | 第30-31页 |
2、清热凉血止血 | 第31页 |
三、方药分析 | 第31-35页 |
1、单味药解析 | 第31-33页 |
2、现代药理研究 | 第33-35页 |
四、作用机理探讨 | 第35-36页 |
1、促进子宫收缩 | 第35页 |
2、促凝血作用 | 第35页 |
3、改善子宫内膜局部血循环 | 第35页 |
4、清热凉血药抗感染 | 第35-36页 |
5、活血化瘀药抑制炎症反应 | 第36页 |
五、结论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