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被害人权利的司法保护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被害人权利司法保护的深刻含义第9-22页
 第一节 被害人第9-12页
 第二节 被害人权利第12-18页
  一、被害人权利的概念第12-16页
  二、被害人权利的来源第16-17页
  三、被害人权利的表达第17-18页
 第三节 被害人权利的司法保护第18-22页
  一、被害人权利的公共权力保护第18-19页
  二、被害人权利的国家保护第19-20页
  三、被害人权利的国家司法保护第20-22页
第二章 被害人权利司法保护的特别价值第22-32页
 第一节 被害人权利刑事司法保护的特别价值第22-26页
  一、刑事司法的核心职能在于实现被害人的精神慰藉权第22-23页
  二、刑事司法统一了实现被害人精神慰藉权的尺度第23-24页
  三、刑事司法以司法行为直接满足被害人的精神慰藉需求第24页
  四、刑事司法实现被害人精神慰藉需求表现为权利的对价第24-26页
  五、刑事司法对于被害人精神慰藉权的保护具有一定限度第26页
  六、刑事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预防性第26页
 第二节 被害人权利民事司法保护的特别价值第26-28页
  一、民事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专门性第26-27页
  二、民事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标准性第27页
  三、民事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可择性第27-28页
  四、民事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间接性第28页
  五、民事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抗辩性第28页
 第三节 被害人权利行政司法保护的特别价值第28-32页
  一、行政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保障性第28-29页
  二、行政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补强性第29-30页
  三、行政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备用性第30页
  四、行政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间接性第30页
  五、行政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恒定性第30页
  六、行政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再生性第30页
  七、行政司法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具有释明性第30-32页
第三章 被害人权利司法保护的现实缺陷第32-43页
 第一节 被害人权利刑事司法保护的现实缺陷第32-36页
  一、刑事司法在思维上淡化了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第32-33页
  二、刑事司法在方式上软化了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第33-34页
  三、刑事司法在程序上弱化了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第34-36页
 第二节 被害人权利民事司法保护的现实缺陷第36-38页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有很大缺陷第36页
  二、不受理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并不合理第36-38页
 第三节 被害人权利行政司法保护的现实缺陷第38-43页
  一、国家责任思想尚未确立第38-40页
  二、行政责任观念尚未确立第40-41页
  三、行政审判保护被害人权利的意识尚未确立第41-43页
第四章 被害人权利司法保护的强化途径第43-54页
 第一节 完善被害人权利的刑事司法保护制度第43-49页
  一、确立刑事司法以保护被害人权利为中心的基本理念第43-44页
  二、确立刑事司法定罪量刑必须考虑被害人、被害人亲属、社会善良群众的共同感受的基本原则第44-46页
  三、确立刑事司法公断明决的基本要求第46页
  四、全面理解和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46页
  五、完善和保障被害人刑事诉讼权利第46-49页
 第二节 完善被害人权利的民事司法保护制度第49-51页
  一、赋予被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先决权第49-50页
  二、赋予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第50-51页
  三、赋予被害人对相关人连带责任的追偿权第51页
 第三节 完善被害人权利的行政司法保护制度第51-54页
  一、积极推进被害人权利法律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51-52页
  二、积极推进被害人权利行政保护制度的完善第52页
  三、加强行政审判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
下一篇: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核心机制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