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3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第9-12页 |
·SOFC 的工作原理 | 第9-10页 |
·p-SOFC 的组成 | 第10-12页 |
·电解质材料 | 第10页 |
·阳极材料 | 第10-11页 |
·阴极材料 | 第11页 |
·连接体材料 | 第11-12页 |
·封接材料 | 第12页 |
·p-SOFC封接技术 | 第12-22页 |
·p-SOFC封接材料特点及要求 | 第12-13页 |
·p-SOFC封接类型的比较 | 第13-17页 |
·p-SOFC封接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17-22页 |
·本课题的来源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实验原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23-32页 |
·实验原材料 | 第23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分析测试仪器 | 第23页 |
·封接材料的制备 | 第23-26页 |
·分析测试 | 第26-32页 |
·烧结体的密度测试-阿基米德排水法 | 第26页 |
·生坯片的线收缩率测试 | 第26页 |
·粒度分布测试 | 第26页 |
·综合热分析(TG-DTA) | 第26页 |
·热膨胀测试(CTE) | 第26-27页 |
·高温热显微镜(HSM) | 第27-28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8页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 | 第28页 |
·重量损失测试 | 第28-29页 |
·开路电压测试 | 第29-30页 |
·阻抗 | 第30页 |
·电导率 | 第30-32页 |
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LAS 封接玻璃粉的致密化烧结研究 | 第32-39页 |
·颗粒度和 DTA | 第32-34页 |
·线收缩率和体积密度 | 第34-36页 |
·断面显微结构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锗硅酸盐封接玻璃的研究 | 第39-51页 |
·热稳定性 | 第39-41页 |
·热性能 | 第41-44页 |
·DTA | 第41页 |
·热膨胀 | 第41-43页 |
·高温热显微镜 | 第43-44页 |
·析晶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44-46页 |
·封接界面 | 第46-48页 |
·阻抗和电导率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自修复陶瓷封接材料的研究 | 第51-58页 |
·SCA 的 DTA 和 XRD | 第51-53页 |
·自愈合性 | 第53页 |
·热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 | 第58-59页 |
7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