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研究背景第8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3页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第8-10页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10-13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4页
   ·相关概念分析与界定第14-19页
     ·湿地第14-15页
     ·湿地公园第15-16页
     ·游憩第16-17页
     ·游憩空间第17-19页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第二章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的整体认知第20-31页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的分类第20-22页
     ·点状游憩空间第20页
     ·线状游憩空间第20-22页
     ·块状游憩空间第22页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的要素构成第22-25页
     ·自然要素第23页
     ·人文要素第23-24页
     ·景观要素第24-25页
     ·休闲要素第25页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所承载的游憩活动第25-28页
     ·游憩活动的性质第25页
     ·游憩活动的分类第25-27页
     ·游憩活动的特征第27-28页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的属性第28-30页
     ·系统整体性第28页
     ·地域特征性第28-29页
     ·景观主导性第29页
     ·空间多变性第29-30页
     ·自动调节性第30页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的概念第30-31页
第三章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的理论第31-42页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第31-37页
     ·系统把握、协调发展第31-32页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第32-33页
     ·生态优先、和谐共处第33-35页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第35-36页
     ·多方参与、全程互动第36-37页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的要点第37-42页
     ·合理区分游憩功能第38-39页
     ·顺应自然地理条件第39页
     ·注重游人游憩心理第39页
     ·科学安排游憩内容第39-40页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第40-42页
第四章 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游憩空间规划设计为例第42-61页
   ·项目概况第42-47页
     ·自然环境第43-45页
     ·社会环境第45-46页
     ·目标定位第46-47页
   ·游憩空间总体布局第47-49页
     ·点状游憩空间第47页
     ·线状游憩空间第47-48页
     ·块状游憩空间第48-49页
   ·规划原则分析第49-53页
   ·规划设计特色分析第53-57页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供多种游憩体验第54页
     ·恢复湿地自然景观,再现湿地风情民俗第54-55页
     ·重建西溪历史建筑,强化水乡传统文化第55-56页
     ·依托滨水林野资源,突出休闲游憩主题第56页
     ·发展特色农业基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第56-57页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第57-61页
     ·外部空间环境协调难度较大第57-58页
     ·生态建筑技术运用有待完善第58-59页
     ·排洪防涝基础设施存在缺陷第59-60页
     ·游憩空间相互衔接需要改进第60-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表A: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游憩建筑一览表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历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建筑规划格局与住户生活质量关系的统计实证分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