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脏腑经络证治初探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上篇 肝胆发生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 第8-28页 |
| 一、试从中医理论发生学认识中医学的肝胆 | 第8-24页 |
| (一) 中医理论的发生学认识 | 第8-9页 |
| (二) 中医学对肝胆的解剖形态认识 | 第9-14页 |
| (三) 中医学论肝胆的生理 | 第14-24页 |
| 二、值得思考的问题 | 第24-26页 |
| (一) 脏腑概念混乱的原因 | 第24-25页 |
| (二) 现代中医学应遵循的依据 | 第25-26页 |
| 三、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特征 | 第26-28页 |
| 中篇 肝胆内伤疾病脏腑经络证治规律探讨 | 第28-49页 |
| 一、内伤疾病研究思路 | 第28-30页 |
| 二、肝脏病证 | 第30-36页 |
| 三、肝经病证 | 第36-41页 |
| 四、肝络病证 | 第41-42页 |
| 五、胆腑病证 | 第42-45页 |
| 六、胆经病证 | 第45-48页 |
| 七、胆络病证 | 第48-49页 |
| 下篇 《金匮要略》相关病脉证治分析 | 第49-56页 |
| 一、《金匮要略》中关于肝脏病的论述 | 第49-52页 |
| (一) 肝虚劳(酸枣仁汤证) | 第49-50页 |
| (二) 肝中风 | 第50-51页 |
| (三) 肝死脏 | 第51页 |
| (四) 肝水 | 第51-52页 |
| 二、《金匮要略》中关于肝经病的论述 | 第52-54页 |
| 三、《金匮要略》中关于肝络病的论述 | 第54页 |
| 四、《金匮要略》中关于胆腑病的论述 | 第54-55页 |
| 五、《金匮要略》中关于胆经病的论述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