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氧化锆电解质薄膜燃料电池及其电极优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2页
   ·课题背景第16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16-21页
     ·SOFC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SOFC的开路电压和效率第18页
     ·SOFC的极化过电位第18-20页
     ·SOFC组件和材料第20-21页
   ·SOFC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21-22页
   ·电解质薄膜制备方法概述第22-24页
     ·化学方法第22页
     ·物理方法第22页
     ·陶瓷粉末成型方法第22-24页
     ·陶瓷粉末成型法制膜存在的问题第24页
   ·中温纳米阴极的研究进展第24-27页
     ·电解质浸渍的多孔LSM第25页
     ·钙钛矿阴极浸渍的多孔电解质第25-26页
     ·氧化物浸渍的LSM/YSZ第26-27页
     ·贵金属浸渍的阴极第27页
     ·纳米阴极的应用存在的问题第27页
   ·Ni基阳极的研究进展第27-30页
     ·阳极微结构的影响因素第28页
     ·多层梯度阳极第28-29页
     ·作为支撑体的阳极第29-30页
     ·阳极支撑体存在的问题第30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浆料旋涂法制备电解质薄膜第32-60页
   ·引言第32页
   ·YSZ薄膜的制备和电池性能第32-44页
     ·YSZ薄膜电池的制备和测试第32-34页
     ·YSZ粉体的粒度分布第34页
     ·薄膜热处理温度和旋涂次数第34-39页
     ·YSZ薄膜电池的输出性能第39-42页
     ·YSZ薄膜的电导率和活化能的计算第42-44页
   ·3Y-TZP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第44-51页
     ·3Y-TZP薄膜电池的制备和测试第44页
     ·球磨时间对3Y-TZP粉体粒度分布的影响第44-45页
     ·阳极和3Y-TZP的烧结匹配性第45-46页
     ·3Y-TZP薄膜电池的形貌第46页
     ·3Y-TZP薄膜电池的输出性能第46-47页
     ·电极电化学反应决定步骤第47-49页
     ·3Y-TZP薄膜的电导率和活化能第49-51页
     ·3Y-TZP薄膜电池的稳定性第51页
   ·YSZ/SDC双层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第51-58页
     ·YSZ/SDC双层薄膜电池的制备和测试第52页
     ·阳极,YSZ和SDC的烧结匹配性第52-54页
     ·双层薄膜电池的形貌第54页
     ·电池的输出性能第54-55页
     ·电池性能决定因素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3章 (La,Sr)MnO_3基阴极性能优化研究第60-81页
   ·引言第60-61页
   ·SDC浸渍的LSM阴极第61-70页
     ·阴极的制备及电池测试第61页
     ·阴极微观形貌第61-62页
     ·阴极性能分析第62-64页
     ·电池性能分析第64-66页
     ·阴极过电位分析第66-68页
     ·阴极吹氧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8-70页
   ·烧结温度对LSM/YSZ阴极性能的影响第70-73页
     ·阴极的制备和电池性能测试第70页
     ·阴极微观形貌第70-71页
     ·电池性能对比第71-73页
   ·LSM,LSM/YSZ和LSM/SDC阴极性能对比第73-80页
     ·阴极的制备和电池测试第73页
     ·阴极微观形貌第73-74页
     ·阴极性能对比及机理分析第74-76页
     ·电池的输出特性对比与机理分析第76-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4章 成型压强对Ni/YSZ阳极支撑体性能的影响第81-106页
   ·引言第81页
   ·阳极支撑体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81-82页
   ·成型压强对阳极初始粉体粒度的影响第82-87页
     ·粉体的团聚机理第82-84页
     ·阳极初始粉体的形貌和粒度分布第84-85页
     ·粉体粒度随压制压强的变化第85-87页
     ·压制破碎和长大的机理分析第87页
   ·成型压强对不加造孔剂阳极性能的影响第87-93页
     ·阳极的表观密度第87-88页
     ·阳极的烧结性能及其物理机制分析第88-91页
     ·烧结后阳极的微观形貌第91-93页
   ·成型压强对加造孔剂阳极性能的影响第93-104页
     ·造孔剂的形貌和热重分析第93-94页
     ·阳极的表观密度第94-95页
     ·阳极的烧结性能第95-96页
     ·阳极孔隙率随压制压强增加的机理分析第96-97页
     ·阳极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第97-98页
     ·不同压强压制的阳极支撑体的电池电化学性能对比第98-101页
     ·阻抗谱对比与微观物理机制分析第101-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5章 阳极功能层对薄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第106-119页
   ·引言第106页
   ·含阳极功能层的燃料电池制备和测试第106-107页
   ·阳极功能层厚度对阳极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第107-115页
     ·阳极和YSZ表面形貌第107-108页
     ·电池气密性第108-109页
     ·欧姆电阻与共烧结匹配的关系第109-113页
     ·电池性能的变化及原因第113-114页
     ·阳极有效厚度分析第114-115页
   ·YSZ薄膜临界厚度的降低第115-118页
     ·电池的制备和测试第115页
     ·电池气密性和薄膜形貌第115-116页
     ·优化的电池输出性能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结论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5-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个人简历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振动拉丝相关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下一篇:[Ag(L)(bbi)]配位聚合物制备Ag/C催化剂及氧在Ag/C上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