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13页 |
| ·配电网重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配电网重构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配电网络重构的数学模型 | 第8-9页 |
| ·静态重构方法 | 第9-11页 |
| ·动态重构算法 | 第11-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第2章 配电网的拓扑分析及潮流计算 | 第13-26页 |
| ·配电网的拓扑分析 | 第13-18页 |
| ·图论基础 | 第13-15页 |
| ·配电网络的拓扑模型 | 第15-17页 |
| ·配电网络的拓扑分析 | 第17-18页 |
| ·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 第18-20页 |
| ·配电网潮流计算概述 | 第18-19页 |
| ·前推回代潮流算法 | 第19-20页 |
| ·拓扑分析及潮流计算的具体实现 | 第20-25页 |
| ·支路、节点的表示 | 第20页 |
| ·拓扑分析 | 第20-22页 |
| ·基于前推回代法的潮流计算 | 第22-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禁忌搜索算法在配电网静态重构中的应用 | 第26-33页 |
| ·禁忌搜索算法 | 第26-27页 |
| ·TS算法的基本思想及算法流程 | 第27-28页 |
| ·TS算法的算法流程 | 第27-28页 |
| ·TS算法的参数及其操作 | 第28-29页 |
| ·TS算法在配电网静态重构中的应用 | 第29-32页 |
| ·变量表达式的选择 | 第29页 |
| ·“移动”及邻域的选择 | 第29页 |
| ·禁忌(Tabu)表 | 第29-30页 |
| ·释放水平 | 第30页 |
| ·终止规则 | 第30页 |
| ·算法步骤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 | 第33-56页 |
| ·动态重构的特点 | 第33-35页 |
| ·基于逐次逼近法的动态重构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 ·基于静态法的区间重构 | 第36-37页 |
| ·配电网动态重构的时间枚举法 | 第37页 |
| ·逐次逼近法 | 第37-45页 |
| ·时间和结构的初值确定 | 第38-41页 |
| ·最优时间和结构的逐次逼近 | 第41-45页 |
| ·算例分析 | 第45-55页 |
| ·算例负荷 | 第45页 |
| ·算例数据 | 第45-46页 |
| ·IEEE标准16节点多电源配电系统 | 第46-49页 |
| ·IEEE标准33节点单电源配电系统 | 第49-52页 |
| ·美国PG&E69节点单电源配电系统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录A IEEE16节点系统 | 第62-64页 |
| 附录B IEEE33节点系统 | 第64-67页 |
| 附录C 美国PG&E69节点系统 | 第67-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