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泛函极值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图像分割的含义第7页
   ·图像分割方法第7-10页
     ·阈值分割第7-8页
     ·聚类算法第8-9页
     ·基于随机场的方法第9页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方法第9页
     ·分水岭方法第9-10页
     ·基于形变模型的方法第10页
   ·图像分割的研究趋势第10-11页
     ·交互式分割第10-11页
     ·三维分割第11页
   ·本文工作与章节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本文算法的理论基础第13-19页
   ·泛函与泛函极值第13-14页
     ·泛函第13页
     ·泛函极值第13-14页
   ·泛函极值的求解策略第14-17页
     ·穷举法第14页
     ·智能优化算法第14-15页
     ·变分法第15-17页
   ·基于泛函极值的图像分割问题描述第17-18页
   ·基于泛函极值的图像分割算法的改进思路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Otsu算法及其改进第19-32页
   ·Otsu算法第19-20页
     ·能量泛函第19-20页
     ·算法复杂度第20页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多阈值图象分割算法第20-28页
     ·模拟退火算法第21-22页
     ·图像的分类信息第22-24页
     ·算法流程第24-25页
     ·算法鲁棒性分析第25-26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6-28页
   ·基于互信息的图像分割算法第28-31页
     ·互信息与能量泛函第28-2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9-31页
   ·本章小节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变分法的图像分割算法第32-48页
   ·可变轮廓模型第32-38页
     ·参数可变轮廓模型-Snake模型第32-33页
     ·几何可变轮廓模型-水平集方法第33-37页
     ·Snake模型与水平集方法的联系第37-38页
   ·可变轮廓模型的两个代表性模型第38-42页
     ·GVF模型第38-40页
     ·CV模型第40-41页
     ·两种模型的特点第41-42页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第42-46页
   ·本章小节第46-4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8-49页
   ·本文的工作总结第48页
   ·工作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场景变换和颜色迁移的图像修复
下一篇: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