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含盐有机废水来源及特征 | 第9页 |
·高含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9-13页 |
·生物法处理高含盐有机废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生物膜技术在含盐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及好氧颗粒污泥与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 第14页 |
·生物膜技术在含盐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14页 |
·好氧颗粒污泥与生物膜技术之间的联系 | 第14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综述 | 第16-26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历史 | 第16-17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以及颗粒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17-23页 |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 | 第17-19页 |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因素 | 第19-23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应用前景 | 第23-25页 |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工业废水中难降解物质 | 第24页 |
·颗粒污泥处理工业废水中有毒解物质 | 第24-25页 |
·好氧颗粒污泥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3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法 | 第26-36页 |
·实验装置与运行参数 | 第26-29页 |
·反应器及工艺 | 第26-27页 |
·接种污泥 | 第27-28页 |
·实验进水负荷及含盐量变化 | 第28-29页 |
·实验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29-36页 |
·好氧颗粒污泥的显微镜形态观察 | 第29页 |
·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的测定 | 第29-30页 |
·好氧颗粒污泥沉降速度的测定 | 第30页 |
·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密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好氧颗粒污泥孔隙率的测定 | 第31页 |
·好氧颗粒污泥SV、SVI的测定 | 第31-32页 |
·好氧颗粒污泥胞外多聚物的提取及测定 | 第32-34页 |
·颗粒污泥内部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 第34-36页 |
4 不同有机负荷和含盐量对好氧颗粒污泥成长模式的影响 | 第36-44页 |
·有机负荷和含盐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态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有机负荷和含盐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影响 | 第37-38页 |
·有机负荷和含盐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孔隙率的影响 | 第38-41页 |
·有机负荷和含盐量对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41-43页 |
·分析与结论 | 第43-44页 |
5 高含盐量、高进水负荷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研究 | 第44-50页 |
·实验装置与运行参数 | 第44页 |
·实验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44页 |
·高含盐量、高进水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各参数的影响 | 第44-48页 |
·高含盐量、高进水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影响 | 第44-46页 |
·高含盐量、高进水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结构特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分析与结论 | 第48-50页 |
6 不同有机负荷和含盐量下好氧颗粒污泥中丝状菌的特性研究 | 第50-54页 |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50页 |
·丝状菌沉速及孔隙率测定 | 第50页 |
·丝状菌出现前后出水水质测定 | 第50页 |
·丝状菌对实验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50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丝状菌的孔隙率 | 第50-52页 |
·丝状菌过度生长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及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 第52-53页 |
·分析与结论 | 第53-54页 |
7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