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国外农用地分等研究概况 | 第8-9页 |
·国内农用地分等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基于GIS进行农用地分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1-13页 |
·必要性 | 第11-12页 |
·可行性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分等理论与方法 | 第14-28页 |
·农用地分等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农用地分等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 第17-18页 |
·农用地分等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农用地分等的原则 | 第18页 |
·农用地分等的技术基础——GIS | 第18-21页 |
·GIS的概念 | 第18-19页 |
·GIS的功能 | 第19-20页 |
·MAPGIS简介 | 第20-21页 |
·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与分等步骤 | 第21-28页 |
·因素法分等技术路线 | 第21页 |
·因素法分等步骤 | 第21-28页 |
第三章 GIS支持下的农用地分等实证研究 | 第28-46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8-30页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28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8-30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0页 |
·土地资源 | 第30页 |
·分等准备 | 第30-31页 |
·分等范围与对象 | 第30-31页 |
·资料收集与整理 | 第31页 |
·确定分等所需参数 | 第31-34页 |
·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确定 | 第31页 |
·光温和气候潜力系数 | 第31-32页 |
·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的确定 | 第32页 |
·“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的编制 | 第32-34页 |
·分等因素指标区的确定 | 第34-35页 |
·分等因素及其权重的确定 | 第35页 |
·分等数据库的建立 | 第35-37页 |
·分等单元的划分 | 第37页 |
·农用地等别的划分 | 第37-44页 |
·农用地自然等别的划分 | 第37-39页 |
·农用地利用等别地划分 | 第39-42页 |
·农用地经济等别的划分 | 第42-44页 |
·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 | 第44-46页 |
·农用地等别面积分布 | 第44-45页 |
·农用地质量空间分布规律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专题地图制作及成果建库 | 第46-54页 |
·专题地图的制作 | 第46-51页 |
·制图依据 | 第47页 |
·数据组织 | 第47页 |
·图形数据采集 | 第47-51页 |
·成果建库 | 第51-53页 |
·数据库内容 | 第51-52页 |
·数据库建立要求及数据格式 | 第52-53页 |
·GIS在农用地分等中的重要作用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