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 第12-15页 |
·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判据 | 第15-19页 |
·Turnbull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与深共晶准则 | 第15页 |
·Greer“混乱”原则 | 第15-16页 |
·Inoue 过冷液相区(ΔTx)和三大经验准则 | 第16-17页 |
·Johnson 混乱度、相选择、竞争机制准则 | 第17页 |
·Senkov 最佳原子尺寸比例准则 | 第17-18页 |
·Liu 的γ参数准则 | 第18页 |
·董闯电子浓度(e/a)准则 | 第18页 |
·李毅相选择理论 | 第18-19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应用 | 第20-23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20-22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应用 | 第22-23页 |
·Ti 基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3-30页 |
·Ti 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Ti 基非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Ti 基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遇到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30-31页 |
·本工作的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3-38页 |
·实验设备 | 第33页 |
·实验材料配制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母合金的熔炼 | 第34-35页 |
·合金的浇铸 | 第35-36页 |
·合金的力学性能试验 | 第36-37页 |
·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SEM 图像分析 | 第37页 |
·XRD 衍射分析 | 第37页 |
·DSC 热分析 | 第37页 |
·TEM 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章 Ti-Cu 二元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第38-49页 |
·引言 | 第38页 |
·Ti-Cu 二元合金非晶形成区域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8页 |
·Ti-Cu 二元非晶合金热稳定性与竞争相 | 第39-44页 |
·Ti-Cu 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共晶点的二元非晶合金形成能力判断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Ti-Cu-Ni 系三元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49-63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0-61页 |
·Ti-Cu-Ni 三元合金的成分范围 | 第50-52页 |
·Ti_(50)Cu_(50-x)Ni_x(x=18, 25, 40)铸态合金显微组织 | 第52-54页 |
·Ti_(50)Cu_(50-x)Ni_x(x=18, 25, 40)合金力学性能 | 第54-55页 |
·Ti_(50)Cu_(50-x)Ni_x(x=18, 25, 40)合金断口形貌 | 第55-57页 |
·其它Ti-Cu-Ni 合金体系力学性能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Ti-Cu-Ni-Zr 系合金非晶形成能力与力学性能 | 第63-73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实验结果 | 第64-70页 |
·显微结构与热力学特性 | 第64-67页 |
·力学性能 | 第67-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非晶形成能力 | 第70-72页 |
·合金断裂机理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Nb 对Ti-Cu 基合金非晶形成能力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3-93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4-87页 |
·Ti_(33)Cu_(47)Zr_(11-x)Ni_6Sn_2Si_1Nb_x(x=0,2,3,5)系列合金非晶形成能力 | 第74-77页 |
·Ti_(33)Cu_(47)Zr_(11-x)Ni_6Sn_2Si_1Nb_x(x=0,2,3,5)系列合金力学性能 | 第77-87页 |
·讨论 | 第87-92页 |
·Nb 元素对Ti-Cu 基非晶合金形成能力的促进作用 | 第87-89页 |
·Nb 元素对Ti-Cu 基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9-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能力评判新准则 | 第93-108页 |
·引言 | 第93-94页 |
·理论分析 | 第94-98页 |
·液相稳定性观点 | 第94-95页 |
·抗晶化能力 | 第95-96页 |
·玻璃转变焓 | 第96-98页 |
·新参数的评价 | 第98-104页 |
·统计分析 | 第98-99页 |
·Q 与GFA 相关性 | 第99-100页 |
·参数γ、Trg、ΔTx 与GFA 相关性及其不完整性 | 第100-103页 |
·新参数Q 的应用 | 第103-104页 |
·讨论 | 第104-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八章结论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