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研究--以胶州秧歌为例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引言第6-17页
   ·研究背景第6-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研究综述第9-16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9-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第17-3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第17-2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第17-1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第19-2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第21-23页
     ·可行性与必要性第21-2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第22-2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第23-27页
     ·静态展示第24-25页
     ·动态展示第25-27页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第27-29页
   ·基于信息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数字博物馆第29-33页
     ·数字博物馆的概念第29-31页
     ·数字博物馆的作用第31-33页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第33-3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存储第33-36页
     ·平面类第34-35页
     ·故事传说类第35页
     ·舞蹈与曲艺类第35-36页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第36页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系统结构与功能第36-40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结构第36-39页
     ·存储层第37-38页
     ·描述层第38页
     ·服务层第38页
     ·应用层第38-3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功能描述第39-40页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运营与管理第40-4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建立的原则第40-4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面向的对象第41-4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营销第42-44页
第六章 案例研究——胶州秧歌第44-51页
   ·胶州秧歌概况第44-47页
     ·胶州秧歌的历史发展第45-47页
     ·胶州秧歌的特征第47页
   ·胶州秧歌数字博物馆的体系结构第47-49页
   ·胶州秧歌数字博物馆的内容管理第49-50页
   ·需要注意的问题第50-51页
第七章 结语第51-53页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第51-52页
   ·不足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致谢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分层研究(1897~1937)
下一篇:现代青花艺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