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设计论文

山地园林景观的研究和探讨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4页
   ·山地园林研究概述第9-11页
     ·研究的背景、依据、意义第9页
     ·山地园林研究的现状第9-11页
   ·山地以及山地园林的基本概念第11-12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2-13页
     ·调查采访的方法第12页
     ·比较法第12页
     ·系统分析综合法第12-13页
   ·论文研究框架体系(表1-2)第13-14页
2 山地园林发展历史和传统第14-28页
   ·中国传统山水园发展历史第14-19页
     ·春秋战国时期: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第15页
     ·秦汉时期:“一池三山”模式第15-1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承先启后的转折期第16-17页
     ·隋、唐、宋时期:山地园林全盛时期第17-18页
     ·元、明、清:皇家园林的发展第18-19页
   ·意大利台地园发展历史第19-23页
     ·早期的意大利园林第19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第19-23页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历史第23-25页
     ·“庄园园林化”时期(表2-7)第24页
     ·“画意式园林”时期第24-25页
     ·“园艺派”时期(表2-9)第25页
   ·东西方山地园林观念和设计方法的差异第25-28页
3 山地园林的整体性分析第28-46页
   ·山地园林的内容第28-31页
     ·山地自然景观第28-29页
     ·山地人工景观第29-31页
   ·山地园林的自然要素第31-34页
     ·地貌第31-32页
     ·气候第32-33页
     ·土壤第33页
     ·水文系统第33-34页
     ·植物第34页
   ·山地园林的工程要素第34-36页
     ·挡土墙第34-35页
     ·道路第35-36页
     ·构筑物、服务设施和其他第36页
   ·山地园林的地貌形态特征和空间属性第36-42页
     ·坡顶第36-39页
     ·坡中第39-40页
     ·坡底第40-42页
   ·山地园林景观空间的影响因素第42-44页
     ·地平面范围第42页
     ·斜坡坡度第42页
     ·地形天际线第42-43页
     ·三者之间的关系第43-44页
   ·山地园林的视觉特点第44-46页
     ·独特性第44页
     ·多层次性第44-46页
4 案例研究第46-75页
   ·意大利波波里园第46-53页
     ·历史背景第46-47页
     ·波波里园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城市的关系第47页
     ·波波里园的规划设计第47-50页
     ·波波里园的景观特点第50-53页
   ·山东省荣成市青山公园第53-61页
     ·青山公园区位及现状第53-54页
     ·规划定位第54页
     ·规划主题第54-55页
     ·景观规划结构第55页
     ·景观规划内容第55-56页
     ·山地地形的景观设计第56-61页
   ·山地城市:重庆第61-70页
     ·重庆区位概况分析第61-62页
     ·丰富的道路景观第62-65页
     ·丰富的建筑布局和形式第65-66页
     ·丰富的滨水景观第66-67页
     ·丰富的城市轮廓线第67-69页
     ·丰富的景观视线第69-70页
   ·元阳山地梯田农业景观第70-75页
     ·研究区简介第70页
     ·哈尼梯田形成的自然原因第70-71页
     ·哈尼梯田的景观第71-75页
5 山地园林的方法研究和结论探讨第75-80页
   ·因地制宜的规划空间第75-77页
     ·设计符合山地环境的功能第75页
     ·景观空间与景观序列的组织第75-77页
     ·山地环境景观视线的组织第77页
   ·确立山地园林设计的框架第77-79页
   ·结语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详细摘要第83-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积淀
下一篇:居住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