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安全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论文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国家助学贷款安全运行机制解析 | 第12-22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 第12-17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 | 第14-17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内涵及运行程序 | 第17-19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概念 | 第17-18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程序 | 第19页 |
·国家助学贷款的特征 | 第19-22页 |
·商业性特征 | 第19-20页 |
·政策性特征 | 第20-21页 |
·风险性特征 | 第21-22页 |
第3章 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 第22-30页 |
·学校所在地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安全问题 | 第22-24页 |
·贷款违约现象严重 | 第22页 |
·商业银行惜贷 | 第22-23页 |
·助学贷款规模偏小 | 第23-24页 |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安全问题 | 第24-25页 |
·缺乏贷款管理机构 | 第24页 |
·贷后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24页 |
·担保机制不合理 | 第24-25页 |
·还款机制不健全 | 第25页 |
·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证保险存在的安全问题 | 第25-27页 |
·华安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华安联合就学贷款保证保险的局限性 | 第26页 |
·江苏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的不足 | 第26-27页 |
·国家助学贷款运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还款方式不灵活 | 第27页 |
·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 | 第27-28页 |
·风险补偿分担机制有缺陷 | 第28页 |
·缺乏有效的回收机制 | 第28-29页 |
·国家助学货款立法不完善 | 第29-30页 |
第4章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安全运行机制的建议 | 第30-47页 |
·国外助学贷款模式分析及借鉴 | 第30-34页 |
·美国贷学贷款模式及特点 | 第30-31页 |
·日本助学贷款模式及特点 | 第31-32页 |
·韩国助学贷款模式及特点 | 第32页 |
·国外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借鉴 | 第32-34页 |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安全运行机制的措施 | 第34-47页 |
·优化贷款的还款方式 | 第34-36页 |
·健全个人信用体系 | 第36-38页 |
·建立助学贷款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 第38-40页 |
·建立系统有效的回收机制 | 第40-42页 |
·完善生源地贷款及助学贷款保证保险运行机制 | 第42-44页 |
·构建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体系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