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8页
   ·介孔材料概述第14-16页
     ·介孔材料的定义第14页
     ·介孔材料家族第14-16页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16-21页
     ·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6-17页
     ·介孔材料的合成路线第17-19页
     ·介孔材料的形成机理第19-21页
   ·介孔材料的结构控制第21-28页
     ·介孔材料的常见结构第21-25页
     ·表面活性剂堆积参数g第25-26页
     ·介孔材料结构控制第26-28页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导向介孔材料(AMS)第28-33页
     ·助结构导向法第28-29页
     ·AMS 介孔结构的形成机理第29-31页
     ·AMS 介孔结构形成中的表面活性剂和CSDA 因素第31-32页
     ·AMS 合成中的动力学因素第32-33页
     ·手性介孔材料第33页
   ·介孔材料合成的硬模板技术第33-39页
     ·硬模板的概念第33-34页
     ·硬模板法的材料合成第34-37页
     ·硬模板法复制中的结构转化第37-39页
   ·介孔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第39-46页
     ·介孔材料载药方法第39-40页
     ·介孔材料结构特征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第40-42页
     ·介孔材料用于药物的智能释放体系第42-46页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46-48页
     ·选题背景第46-4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8页
第二章 AMS合成相区研究第58-88页
   ·引言第58-60页
   ·实验部分第60-62页
     ·实验试剂第60页
     ·AMS 合成相图的绘制第60-62页
     ·AMS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62页
     ·结构表征第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85页
     ·C14GluA/NaOH/TMAPS 合成相图第62-76页
     ·合成体系化学组成对介孔材料结构的影响第76-78页
     ·有机/无机界面曲率主导的介孔相变化机理第78-79页
     ·介孔笼之间静电相互作用主导的相变化机理第79-85页
   ·本章总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合成厚壁介孔材料第88-106页
   ·引言第88-90页
   ·实验部分第90-92页
     ·实验试剂第90页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的AMS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90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有序介孔材料合成第90-91页
     ·以AEC 型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厚壁介孔二氧化硅第91页
     ·以介孔材料为硬模板的介孔碳复制第91页
     ·表征测试第91-92页
   ·结果与讨论第92-103页
     ·三种表面活性剂导向形成介孔材料比较第92-97页
     ·三种表面活性剂导向形成介孔材料的介孔碳复制第97-99页
     ·AEC 型表面活性剂导向形成介孔材料的有机官能团表征第99页
     ·三种表面活性剂导向形成介孔材料的水热稳定性比较第99-101页
     ·AEC 型表面活性剂导向形成介孔材料的壁厚微调第101-103页
   ·本章总结第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第四章 硬模板法复制不同孔径和对称性的介孔结构第106-130页
   ·引言第106-107页
   ·实验部分第107-109页
     ·实验试剂第107页
     ·不同孔径SBA-15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107页
     ·不同孔径KIT-6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107-108页
     ·不同孔径AMS-10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108页
     ·以介孔二氧化硅为硬模板合成介孔Co3O4第108-109页
     ·表征测试第109页
   ·结果与讨论第109-125页
     ·以二维六方p6mm 结构的SBA-15 为硬模板合成介孔Co3O4第109-115页
     ·以双连续立方Ia-3d 结构的KIT-6 为硬模板合成介孔Co3O4第115-121页
     ·以双连续立方Pn-3m 结构的AMS-1 为硬模板合成介孔Co3O4第121-125页
   ·本章总结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第五章 介孔材料用于经皮给药的研究第130-156页
   ·引言第130-132页
   ·实验部分第132-135页
     ·FITC-R8 的合成第132-133页
     ·含FITC-R8 的介孔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第133-134页
     ·FITC-R8 的体外释放实验第134页
     ·细胞内吞实验第134页
     ·表面活性剂细胞毒性测试第134-135页
     ·表征测试第135页
   ·结果与讨论第135-152页
     ·表面活性剂的细胞毒性第135-138页
     ·介孔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表征和稳定性第138-142页
     ·FITC-R8 的体外释放及其在释放过程中的稳定性第142-144页
     ·FITC-R8 的释放机理第144-150页
     ·细胞内吞实验第150-152页
   ·本章总结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5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56-160页
   ·机理研究:介孔结构控制第156-158页
   ·应用研究第158-160页
致谢第160-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2-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细发泡注塑成型工艺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高效β-环糊精复合光引发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