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对NSTE-ACS患者PCI术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lCAM-1)水平的影响
前言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6-21页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替罗非班的作用机制 | 第17页 |
·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替罗非班的给药时间 | 第19页 |
·SICAM-1 与 ACS 的关系 | 第19-21页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第21-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1-23页 |
·病例选择 | 第21页 |
·非 ST 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 | 第21-22页 |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剔除标准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手术方法 | 第23-24页 |
·标本采集 | 第24页 |
·观察指标 | 第24-25页 |
·检测 sICAM-1 | 第25页 |
·检测原理 | 第25页 |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结果判断 | 第26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6-27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7-30页 |
·一般情况 | 第27页 |
·治疗前 SICAM-1 的测定 | 第27-28页 |
·治疗后 SICAM-1 的测定 | 第28-29页 |
·替罗非班的安全性 | 第29页 |
·院内 TIMI 标准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 第29页 |
·院内 TIMI 标准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 | 第29页 |
·术后 6 个月随防 | 第29-3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0-3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