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建筑论文

城市公园绿地中体育休闲空间的设计与营造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2页
     ·城市化对健康消极的影响第9-10页
       ·热岛效应对健康的影响第9-10页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第10页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第10页
       ·城市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第10页
     ·城市生活与体育休闲第10-12页
       ·体育休闲成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内容第10-11页
       ·体育休闲充实了城市居民生活闲暇时间第11页
       ·体育休闲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的内容第13页
   ·研究方法综述第13-15页
     ·基础研究第13页
     ·文献综合第13页
     ·论证分析第13页
     ·实践检验第13-15页
2 体育休闲的概述第15-21页
   ·体育第15-16页
   ·体育休闲第16-17页
   ·体育休闲与城市公园绿地的关系第17-18页
   ·营造城市公园中体育休闲空间的意义第18页
     ·增加户外健身活动方式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和增强人民体质第18页
     ·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绿色体育休闲空间的形成第18页
     ·公园绿地中安全健身的效应第18页
   ·小结第18-21页
3 体育休闲空间人的行为与心理研究第21-31页
   ·人的户外活动第21-22页
   ·户外体育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放松第22页
     ·游戏第22页
     ·社会性活动第22页
     ·体育活动第22-23页
   ·体育休闲空间中人的行为活动趋向第23-25页
     ·边缘效应第23页
     ·兴趣中心效应第23-24页
     ·"人看人"的天性第24页
     ·自我炫耀第24-25页
     ·自我冒险第25页
   ·人的生理特征与行为模式分析第25-27页
     ·人体模型尺度第25页
     ·人体感官与空间设计第25-27页
       ·视觉第25-26页
       ·听觉第26页
       ·触觉第26-27页
   ·特殊人群的生理特征及行为模式分析第27-29页
     ·儿童的生理特征与行为活动特点第27-28页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行为活动特点第28-29页
   ·小结第29-31页
4 体育休闲空间构成研究第31-39页
   ·空间的构成要素第31-32页
     ·固定特征要素第31页
     ·半固定特征要素第31-32页
     ·非固定特征要素第32页
   ·空间的特性第32-33页
     ·空间的尺度与比例第32页
     ·空间的知觉第32页
     ·层次性第32-33页
     ·领域性与私密性第33页
     ·标识性第33页
     ·信息性第33页
   ·空间设计的形式第33-34页
     ·解释与转译原有场地的形式第33页
     ·几何形式第33页
     ·隐喻形式第33-34页
     ·象征形式第34页
     ·自然形式的抽象和运用第34页
     ·原型第34页
   ·体育休闲空间第34-36页
     ·城市公园绿地中体育休闲空间的特点第34-36页
       ·模糊性第35页
       ·可达性第35页
       ·技术性第35页
       ·安全性第35页
       ·持续性第35-36页
       ·参与性与趣味性第36页
     ·体育休闲空间的基本形式第36页
       ·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第36页
       ·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第36页
       ·单一空间和复合空间第36页
   ·小结第36-39页
5 城市公园绿地中体育休闲空间的设计研究第39-51页
   ·城市公园绿地中的体育休闲空间设计第39-43页
     ·体育休闲空间布局第39-42页
       ·休闲漫步空间第39-40页
       ·趣味活动空间第40页
       ·运动健身空间第40-41页
       ·社交活动空间第41-42页
     ·体育休闲空间的层次第42页
     ·体育休闲空间色彩第42-43页
   ·城市公园绿地中体育休闲空间内的植物配置第43-46页
     ·植物景观在体育休闲空间中的作用第44页
       ·提升绿地生态价值第44页
       ·活跃体育运动空间第44页
       ·展现体育文化特征第44页
     ·体育休闲空间植物配置的原则第44-45页
     ·静态活动区的植物配置第45页
     ·动态活动区的植物配植第45-46页
   ·城市公园绿地中体育休闲空间的道路设施第46-48页
     ·道路设施的设计第46-47页
     ·台阶坡道第47-48页
   ·城市公园绿地中体育健身空间的服务设施第48-50页
     ·体育健身设施第48-49页
     ·休息设施第49-50页
     ·照明设施第50页
   ·小结第50-51页
6 案例分析——以北京市清华东路带状公园为例第51-61页
   ·公园概况第51-52页
   ·设计理论第52页
     ·形成城市生态廊道第52页
     ·序列式景观第52页
     ·自然的感觉、流动的空间第52页
     ·满足周边居民的体育休闲活动的需求第52页
   ·设计内容第52-61页
     ·交流广场第53页
     ·空竹广场第53-54页
     ·童趣广场第54-56页
     ·健身广场第56-57页
     ·棋牌广场第57-58页
     ·逸趣广场第58-59页
     ·学院广场第59-61页
7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个人简介第67-69页
导师简介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王府井步行街探讨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设计
下一篇:中国第七届花卉博览会北京展区室外展园规划设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