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目次第12-15页
图目录第15-16页
表目录第16-17页
1 导论第17-28页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7-19页
   ·研究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第19-21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1-24页
   ·研究可能的创新第24-25页
   ·章节安排第25-28页
2 理论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第28-48页
   ·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第28-35页
     ·经典劳动力流动的理论与模型第28-33页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现实与问题第33页
     ·农村劳动力剩余估计和界定第33-35页
   ·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论综述第35-39页
     ·粮食安全的界定第35-36页
     ·粮食问题向农业调整转变理论第36-37页
     ·粮食自给、获得能力与比较优势第37-39页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与粮食安全第39-44页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与社会特征第39-41页
     ·就业结构的产业间变化理论与粮食安全测度第41-42页
     ·劳动力流动与粮食安全问题第42-44页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44-48页
3 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外流变迁与粮食安全第48-75页
   ·粮食管理制度变迁与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演变第48-54页
     ·粮食计划管理与农村劳动力高度性参与(新中国成立-1978)第48-50页
     ·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村劳动力高效率投入(1978-1984)第50-52页
     ·粮食"双轨制"制与农村劳动力外流启动(1985年至2000年)第52-53页
     ·粮食购销市场化与农村劳动力外流加速(2001年至今)第53-54页
   ·粮食弱质性、比较利益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第54-66页
     ·粮食的弱质性与比较利益第54-58页
     ·劳动投入、粮食的生产与获得第58-61页
     ·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与粮食安全第61-66页
   ·地区禀赋差异与粮食安全目标实现第66-73页
     ·粮食安全目标的多元化第66-68页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目标实现第68-71页
     ·地区禀赋差距、比较利益与粮食安全目标:主产区与主销区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4 主产区粮食比较优势、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效率安全第75-104页
   ·主产区粮食生产自然禀赋与比较优势第75-86页
     ·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自然禀赋第75-77页
     ·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过密增长与农户收入第77-82页
     ·主产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第82-86页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解第86-93页
     ·相关研究简介及数据来源第86-89页
     ·关键变量的采集和实证模型的设定第89-93页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影响实证分析第93-102页
     ·模型估计中变量的处理第93-94页
     ·结果及讨论第94-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5 主销区粮食生产底线、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能力安全第104-129页
   ·主销区粮食自给底线与劳动力外流第104-114页
     ·主销区粮食区域比较优势第104-108页
     ·主销区粮食自给底线与农村劳动力外流第108-110页
     ·主销区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一致"抑或"冲突"第110-114页
   ·主销区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生产、获得能力的关联分析第114-120页
     ·粮食短缺点向商业化点的过渡与劳动力外流第114-116页
     ·投入要素对粮食生产能力贡献的灰色关联分析第116-117页
     ·主销区劳动力外流对农户获得能力的贡献第117-120页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能力安全的影响分析:以主销区浙江为例第120-128页
     ·主销区农户的选择与贡献第120-122页
     ·主销区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能力安全第122-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6 功能分工、区域互补与要素对流的制度安排第129-144页
   ·主产区功能分工与粮食效率安全:去小农化第131-132页
   ·主销区区域互补与粮食市场安全:此消彼长第132-135页
   ·要素替代与要素对流的均衡改进第135-138页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的制度安排第138-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44-151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45-148页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70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170-17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研究
下一篇: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