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延迟线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几类延迟线简介 | 第8-9页 |
| ·声体波延迟线 | 第8页 |
| ·光纤、光波导延迟线 | 第8-9页 |
| ·超导微波延迟线 | 第9页 |
| ·国内外延迟线具体研究的进展 | 第9-10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延迟线结构类型分析 | 第12-17页 |
| ·常见各类延迟线及其优缺点 | 第12页 |
| ·延迟线结构的选取 | 第12-17页 |
| ·选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制作延迟线的原因 | 第12-13页 |
| ·基片集成波导简介 | 第13页 |
| ·基片集成波导特性在和微波毫米波系统中的应用 | 第13-17页 |
| 第三章 基片集成波导器件设计基础 | 第17-26页 |
| ·基片集成波导传播特性 | 第17-18页 |
| ·SIW 与介质填充波导的等效 | 第18-20页 |
| ·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转换器设计原理 | 第20-23页 |
| ·SIW 到微带过渡的实现 | 第23-26页 |
| 第四章 SIW 延迟线研究 | 第26-39页 |
| ·SIW 延迟线设计理论 | 第26-31页 |
| ·群时延定义及物理意义 | 第26-28页 |
| ·微波滤波器的基本理论 | 第28-30页 |
| ·滤波器的指标及其主要参数 | 第28页 |
| ·归一化低通原型 | 第28-29页 |
| ·修正低通原型 | 第29-30页 |
| ·滤波器群时延分析 | 第30-31页 |
| ·延迟线的仿真和优化 | 第31-36页 |
| ·基片集成波导感性窗结构的分析 | 第31-34页 |
| ·基片集成波导感性窗结构 | 第32页 |
| ·基片集成波导感性窗结构理论 | 第32-34页 |
| ·SIW 延迟线仿真优化 | 第34-36页 |
| ·延迟线的测试 | 第36-37页 |
| ·SIW 延迟线测试结果分析及后续工作展望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自动增益控制AGC 电路 | 第39-54页 |
| ·AGC 电路简介 | 第39页 |
| ·AGC 电路设计 | 第39-54页 |
| ·首次AGC 电路设计 | 第40-48页 |
| ·AD8031 | 第42页 |
| ·AD8307 | 第42-43页 |
| ·OPA356 | 第43-44页 |
| ·直回电路 | 第44-46页 |
| ·AGC 电路测试数据分析 | 第46-48页 |
| ·AGC 改进电路及测试 | 第48-54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