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集成稳压器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体系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带电荷泵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12-16页 |
·整流电路控制回路的基本结构 | 第12-13页 |
·负载电流变化时的电路控制 | 第13-15页 |
·跳变控制方式 | 第13-14页 |
·非线性控制方式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电荷泵电路 | 第16-34页 |
·电容式开关电路——电荷泵 | 第16-21页 |
·梯形结构(Ladder) | 第16-17页 |
·Dickson 电荷泵 | 第17-19页 |
·Series-Parallel 电荷泵 | 第19页 |
·Fibonacci 电荷泵 | 第19-20页 |
·Doubler 电荷泵结构 | 第20-21页 |
·电荷泵电路结构的实现 | 第21-25页 |
·开关管的实现 | 第21-22页 |
·栅电容驱动技术 | 第22-24页 |
·电容的实现 | 第24-25页 |
·电荷泵电路中常见的寄生损耗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第25-27页 |
·开关器件上的损耗 | 第25-26页 |
·电荷泵中电容上的损耗 | 第26-27页 |
·本文所采用的电荷泵电路结构 | 第27-33页 |
·Voltage Doubler 电荷泵的基本原理 | 第27-30页 |
·本文采用的实际电荷泵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30-32页 |
·电荷泵在DC-DC 整流电路中的工作模式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电路功能模块的分析与仿真 | 第34-70页 |
·驱动管NMOS 的设计与仿真 | 第34-36页 |
·基准带隙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第36-44页 |
·带隙基准电路基础 | 第36-39页 |
·带隙基准电路的设计 | 第39-44页 |
·压控震荡器(VCO)的设计与仿真 | 第44-52页 |
·压控振荡器的性能参数 | 第45-46页 |
·本文所采用的振荡器电路 | 第46-50页 |
·振荡器中的SET-RESET 单元 | 第50-52页 |
·亚阈区电流源的设计与仿真 | 第52-61页 |
·亚阈区工作基准源电路的基本原理 | 第53-60页 |
·亚阈区基准电流源的启动电路 | 第60-61页 |
·电阻检测负反馈网络的设计与仿真 | 第61-64页 |
·电阻检测反馈网络中的比较器 | 第62-63页 |
·电阻负反馈网络中的控制逻辑 | 第63-64页 |
·PASS-THOUGH 模式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电路系统性能仿真 | 第70-74页 |
·直流整流电路的电路结构 | 第70页 |
·启动期间输出电压的变化 | 第70-71页 |
·系统的电源调整率 | 第71-72页 |
·系统的负载调整能力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