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的西藏某水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遥感技术 | 第11-13页 |
·遥感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 第18-27页 |
·崩塌遥感信息提取 | 第18-19页 |
·崩塌的判释特征 | 第18页 |
·崩塌判释注意问题 | 第18-19页 |
·崩塌稳定性的判释 | 第19页 |
·滑坡遥感信息提取 | 第19-22页 |
·滑坡的判释特征 | 第19-20页 |
·滑坡判释注意问题 | 第20-21页 |
·滑坡稳定性的判释 | 第21-22页 |
·泥石流信息解译及获取 | 第22-27页 |
·泥石流的遥感判释特征 | 第23-25页 |
·泥石流遥感判译注意的问题 | 第25页 |
·估算松散固体物质量 | 第25页 |
·泥石流危险性的判释 | 第25-27页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解译及调查结果 | 第27-49页 |
·地质环境条件 | 第27-32页 |
·气象、水文 | 第27页 |
·地形地貌 | 第27页 |
·地层岩性 | 第27-29页 |
·地质构造 | 第29-30页 |
·物理地质现象 | 第30-31页 |
·水文地质 | 第31页 |
·地震 | 第31-32页 |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第32页 |
·研究区地质灾害解译与调查结果统计 | 第32-49页 |
·崩塌解译及结果统计 | 第33-37页 |
·滑坡解译及调查结果典型点 | 第37-40页 |
·滑坡解译及调查结果典型点 | 第40-43页 |
·泥石流解译及调查结果 | 第43-46页 |
·研究区泥石流解译结果 | 第46-49页 |
第4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 | 第49-63页 |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定量方法 | 第49-54页 |
·模糊数学评判法 | 第49-50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50-51页 |
·信息量计算法(信息量模型) | 第51-52页 |
·各方法优劣比较 | 第52-53页 |
·评价方法改进 | 第53-54页 |
·地质灾害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8页 |
·地质环境因素 | 第54-55页 |
·地形地貌因素 | 第55页 |
·岩土体类型 | 第55-56页 |
·地质构造因素 | 第56-57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57页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57-58页 |
·现状灾害发育程度 | 第58页 |
·评价因素数字化 | 第58-59页 |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 第59-63页 |
·评判模型方程 | 第59-60页 |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 | 第60-63页 |
第5章 地质灾害对水电工程的影响分析 | 第63-68页 |
·施工期地质灾害对水电工程的影响分析 | 第63-65页 |
·地质灾害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 第63-64页 |
·地质灾害对施工公路的影响 | 第64-65页 |
·运行期地质灾害对水电工程的影响分析 | 第65-68页 |
第6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 第68-71页 |
·基本原则 | 第68页 |
·防治对策 | 第68-71页 |
·预防措施 | 第68-69页 |
·治理措施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