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动鼓泡塔充分发展段的流体力学与内构件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8页 |
1 前言 | 第18-2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2-48页 |
·湍动鼓泡塔流体力学实验研究 | 第22-30页 |
·流动规律与影响因素 | 第22-26页 |
·流动测量技术 | 第26-30页 |
·鼓泡塔流体力学模型与CFD模拟 | 第30-42页 |
·湍流两相动量方程 | 第31-32页 |
·气液两相作用力 | 第32-36页 |
·两相湍流模型 | 第36-39页 |
·多流体模型 | 第39-40页 |
·带有内构件的CFD模型 | 第40-42页 |
·鼓泡塔内构件技术 | 第42-46页 |
·本文工作思路与内容安排 | 第46-48页 |
3 湍动浆态床冷模实验研究 | 第48-73页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48-57页 |
·实验装置 | 第48-50页 |
·三相体系液速标定 | 第50-54页 |
·气含率和液速测量方法 | 第54-57页 |
·气含率及其分布 | 第57-63页 |
·平均气含率及其计算关联式 | 第57-60页 |
·气含率径向分布 | 第60-63页 |
·液相或浆料相速度分布 | 第63-67页 |
·液速的径向分布 | 第63-65页 |
·浆料速度的径向分布 | 第65-67页 |
·脉动速度及湍流动能 | 第67-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4 湍动浆态床流体力学模型 | 第73-93页 |
·气液相互作用力分析 | 第73-76页 |
·轴向气液作用力 | 第74-75页 |
·径向气液作用力 | 第75-76页 |
·径向力平衡方程 | 第76-78页 |
·湍流模型与数值算法 | 第78-80页 |
·实验与模拟结果比较 | 第80-86页 |
·液速分布 | 第80-83页 |
·气含率分布 | 第83-85页 |
·湍流动能分布 | 第85-86页 |
·浆态床流场放大预测 | 第86-92页 |
·液速分布 | 第87-88页 |
·气含率分布 | 第88-89页 |
·湍流粘度和湍流动能 | 第89-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5 列管束内构件"烟囱效应"的实验研究 | 第93-105页 |
·列管束影响的有关研究回顾 | 第93-95页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95-96页 |
·气含率与液速分布 | 第96-100页 |
·平均气含率 | 第96-97页 |
·气含率径向分布 | 第97-98页 |
·时均液速径向分布 | 第98-100页 |
·脉动速度及湍流动能分布 | 第100-103页 |
·"烟囱效应"的力学机理 | 第103-105页 |
6 列管束内构件的流体力学模型 | 第105-118页 |
·分布式内构件的连续化模型 | 第105-109页 |
·列管束动量体积源本构方程 | 第106-107页 |
·列管束动能及其耗散体积源本构方程 | 第107-108页 |
·径向力平衡关系 | 第108-109页 |
·实验与模拟结果的比较 | 第109-114页 |
·液速分布 | 第109-110页 |
·气含率分布 | 第110-111页 |
·湍流动能分布 | 第111-112页 |
·模型参数影响分析 | 第112-114页 |
·带有列管内构件的鼓泡塔放大预测 | 第114-117页 |
·小结 | 第117-118页 |
7 阻尼内构件流体力学 | 第118-132页 |
·阻尼内构件概述 | 第118页 |
·阻尼网内构件的实验与模型 | 第118-122页 |
·阻尼网实验 | 第118-119页 |
·阻尼网内构件流体力学模型 | 第119-122页 |
·阻尼网实验与模拟结果 | 第122-125页 |
·网孔大小对速度和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123-125页 |
·阻尼网+列管束复合内构件技术 | 第125-127页 |
·复合内构件实验 | 第125-126页 |
·复合内构件流体力学模型 | 第126-127页 |
·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127页 |
·针翅管内构件 | 第127-130页 |
·针翅管内构件开发思路及实验 | 第127-129页 |
·针翅管内构件流体力学模型 | 第129-130页 |
·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130页 |
·小结 | 第130-132页 |
8 湍动鼓泡塔内部列管换热规律研究 | 第132-142页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132-135页 |
·列管传热系数的测量与估算 | 第135-139页 |
·传热系数测量 | 第135-136页 |
·传热系数分布模型 | 第136-137页 |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137-139页 |
·针翅管传热系数 | 第139-140页 |
·小结 | 第140-142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142-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4页 |
作者介绍 | 第154页 |
博士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