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第一章 福尔摩斯探案小说汉译的百年翻译史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在文化意识形态制约下的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的百年翻译 | 第16-21页 |
一、晚清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翻译之初登场 | 第17-18页 |
二、"五四"前后福尔摩斯探案小说汉译的第一次热潮 | 第18-19页 |
三、文革后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翻译的第二次热潮 | 第19-20页 |
四、新世纪福尔摩斯探案小说多次复译的新景象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福尔摩斯探案小说汉译的策略选择与文化制约 | 第23-42页 |
第一节 文化制约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23-28页 |
一、不同时期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23-25页 |
二、意识形态及主体诗学制约翻泽策略的选择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文化制约下的不同译本分析 | 第28-36页 |
一、从意识形态看早期译本的增添、删减和改写 | 第28-31页 |
二、从诗学角度看译本的误译 | 第31-33页 |
三、从社会环境看译本语言形式的转变 | 第33-36页 |
第三节 文化制约读者的接受情况 | 第36-42页 |
一、从接受理论看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其具体表现 | 第37-39页 |
二、从诗学角度看读者的审美接受及其具体表现 | 第39-42页 |
第三章 福尔摩斯探案小说汉译的文化影响 | 第42-59页 |
第一节 文学与文化的现代性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现代化的影响 | 第44-46页 |
一、新文类的引进——"侦探小说" | 第44-45页 |
二、叙事模式的引进——"倒叙" | 第45页 |
三、叙事角度的开启——"第一人称"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对中国文化现代性生成的影响 | 第46-49页 |
一、文化公共领域的现代化——出版业的发展 | 第46-47页 |
二、"生产"体制的现代性——职业文人的出现 | 第47-48页 |
三、民族文学的新语言——白话文的发展 | 第48-49页 |
四、思想理念的新观点——民主法治的开启 | 第49页 |
第四节 对以程小青为代表的本十作家创作的影响 | 第49-59页 |
一、影响研究的文化背景 | 第49-50页 |
二、程小青对"福尔摩斯"的翻译与创作 | 第50-52页 |
三、文本分析程小青翻译对创作产生的影响 | 第52-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注释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