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一、论文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7-8页 |
二、资料及研究现状评述 | 第8-9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9页 |
四、论文创新之处 | 第9页 |
五、难点与不足 | 第9-10页 |
第一章 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北极地区 | 第10-17页 |
一、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分析 | 第10-12页 |
(一) 北极地区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因素 | 第11-12页 |
二、国际政治冲突的预防与解决途径 | 第12-14页 |
三、国际关系史上各国对北极地区的争夺 | 第14-16页 |
(一) 历史上争先恐后的北极探险 | 第14-15页 |
(二) 20 世纪北极主权争夺的演变 | 第15-16页 |
四、现代国际关系中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当代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政策演变及战略新动向 | 第17-33页 |
一、历史上的俄罗斯和北极 | 第17-18页 |
(一) 俄国时期的北极探险与争夺 | 第17-18页 |
(二) 苏联时期的北极争夺政策 | 第18页 |
二、当代俄罗斯北极政策演变 | 第18-26页 |
(一) 新世纪俄罗斯在北极的争夺 | 第18-19页 |
(二) 俄罗斯“北极洋底插旗”事件 | 第19-21页 |
(三) 新时期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政策的演变 | 第21-26页 |
三、当代俄罗斯北极战略演变的原因剖析 | 第26-31页 |
(一) 海洋强国思想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二) 能源资源的考虑 | 第27-28页 |
(三) 军事战略的考虑 | 第28-29页 |
(四) 生态保护的角度 | 第29-30页 |
(五) 北极地区的海上通道 | 第30-31页 |
四、学术界对俄罗斯战略新动向的预测 | 第31-33页 |
(一) 俄罗斯学者对北极问题的展望 | 第31页 |
(二) 西方学者对北极问题的分析 | 第31-32页 |
(三) 中国学者对北极问题的观点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北极地区形势及其对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影响 | 第33-49页 |
一、濒临北极的其他国家及其组织对北极的政策 | 第33-42页 |
(一) 美国与加拿大 | 第33-36页 |
(二) 挪威 | 第36-38页 |
(三) 丹麦 | 第38-41页 |
(四) 欧盟与北约 | 第41-42页 |
二、相关的国际组织在北极地区的角色 | 第42-43页 |
(一) 联合国 | 第42页 |
(二) 北极地区理事会 | 第42-43页 |
三、中国对北极问题的研究 | 第43-45页 |
(一) 北极地区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 第44页 |
(二) 中国对北极问题的研究 | 第44-45页 |
四、北极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及俄罗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45-49页 |
(一) 北极地区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45-47页 |
(二) 俄罗斯在北极地区问题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