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高电压技术论文--高电压绝缘技术论文

变压器油纸绝缘典型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0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检测方法第12-16页
     ·局部放电严重程度评估第16-17页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变压器油纸绝缘典型缺陷放电发展的研究平台第20-29页
   ·局部放电模拟系统第20-23页
     ·工频加压系统第20-21页
     ·变压器油箱模型第21页
     ·试品的制备第21-23页
   ·局部放电检测系统第23页
     ·常规脉冲电流检测系统第23页
     ·特高频检测系统第23页
     ·超宽带电流检测系统第23页
   ·局部放电采集系统第23-24页
     ·数字示波器第24页
     ·数据采集与保存程序第24页
   ·放电信号特征分析方法第24-29页
     ·趋势图第24页
     ·q-φ散点图第24-25页
     ·二维柱状图第25-26页
     ·q-φ灰度图第26页
     ·时频分析第26-29页
第三章 油纸绝缘绕组匝间局部放电发展的过程和特征第29-62页
   ·试验模型第29-30页
   ·试验参数选择第30-31页
     ·油中微水含量的选择第30页
     ·油温的选择第30-31页
   ·80℃正常油温的试验过程及分析第31-43页
     ·加压方式第31页
     ·试验现象第31-32页
     ·常规脉冲电流信号第32-37页
     ·电磁发射现象第37-41页
     ·油纸绝缘绕组匝间放电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及特征第41-42页
     ·80℃正常油温油纸绝缘绕组匝间放电发展的物理过程第42-43页
   ·120℃异常油温正常微水的试验过程及分析第43-51页
     ·加压方式第43-44页
     ·试验现象第44页
     ·常规脉冲电流信号第44-46页
     ·电磁发射现象第46-48页
     ·宽带脉冲电流第48-49页
     ·异常油温油纸绝缘绕组匝间放电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及特征第49-50页
     ·异常油温油纸绝缘绕组匝间放电发展的物理过程第50-51页
   ·异常微水正常油温的试验过程及分析第51-59页
     ·加压方式第51页
     ·试验现象第51页
     ·常规脉冲电流信号第51-54页
     ·电磁发射现象第54-56页
     ·宽带脉冲电流第56-57页
     ·异常油温油纸绝缘绕组匝间放电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及特征第57-58页
     ·异常微水下油纸绝缘绕组匝间放电物理发展过程第58-59页
   ·匝间放电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第59-62页
     ·异常微水与正常微水对比分析第59-60页
     ·异常油温与正常油温对比分析第60-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油纸绝缘柱板结构局部放电发展的过程和特征第62-98页
   ·圆柱平板模型沿面局部放电发展过程和特征第62-87页
     ·试验模型第62-63页
     ·试验参数选择第63页
     ·试验现象观测第63-66页
     ·正常油温试验过程及现象第66-77页
     ·100℃油温试验过程及现象第77-86页
     ·温度异常影响分析第86-87页
   ·油楔局部放电发展过程和特征第87-98页
     ·试验模型第87-88页
     ·试验过程及现象第88-96页
     ·油楔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及特征第96-97页
     ·油楔局部放电发展物理过程第97-98页
第五章 油纸绝缘针板结构局部放电发展的过程和特征第98-127页
   ·垂直结构针板局部放电发展的过程和特征第98-111页
     ·试验模型第98-99页
     ·试验过程及现象第99-109页
     ·垂直结构针板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及特征第109-110页
     ·垂直结构针板局部放电发展的物理过程第110-111页
   ·平行结构针板模型局部放电发展的过程和特征第111-127页
     ·试验模型第111-112页
     ·试验过程及现象第112-125页
     ·平行结构针板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及特征第125-126页
     ·平行结构针板局部电发展的物理过程第126-127页
第六章 结论第127-129页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27页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36-137页
 个人简历第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6-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第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电机故障的交叉特性分析及机电联合故障诊断研究
下一篇:生物质和煤共气化共燃的实验和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