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能源管理论文

基于生态位的区域能源供应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3-6页
第一章 前言第6-10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6-8页
   ·论文研究内容和框架第8-10页
第二章 生态位研究动态与能源供应第10-17页
   ·生态位研究动态第10-13页
     ·生态位理论研究动态第10-12页
     ·生态位理论第12-13页
   ·能源供应稳定性第13-17页
     ·能源供应现状第13-15页
     ·能源供应第15页
     ·能源供应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第15-17页
第三章 基于生态位的区域能源供应稳定性评价第17-25页
   ·能源供应稳定性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第17-19页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第17-18页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18-19页
   ·区域能源供应稳定性的生态位评价指标选择第19-21页
     ·生态位与区域能源供应稳定性的关系第19页
     ·能源供应稳定性的生态位评价指标第19-21页
   ·基于生态位的区域能源供应系统稳定性评价第21-25页
     ·能源供应生态位评价模型构建第21-22页
     ·能源供应协调性模型第22-23页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23-25页
第四章 区域能源供应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第25-32页
   ·敏感性分析第25-26页
     ·敏感性分析含义及分类第25页
     ·敏感性分析步骤第25-26页
   ·区域能源供应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第26-32页
     ·准则层对能源供应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第26-28页
     ·指标层因素对准则层生态位的敏感性分析第28-29页
     ·指标层对区域能源供应稳定性的敏感性分析第29-32页
第五章 实例分析-基于生态位的某区域电力供应稳定性分析第32-49页
   ·某区域电力供应稳定性影响因素情况简介第32-34页
     ·研究区域的资源概况第32-33页
     ·研究区域的环境概况第33页
     ·研究区域的经济情况第33-34页
   ·区域电力供应稳定性生态位评价指标第34-37页
     ·某区域电力供应稳定性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4-35页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5-37页
   ·基于生态位的某区域电力供应稳定性评价第37-49页
     ·能源供应稳定性生态位评价第37-41页
     ·电力供应协调性分析第41-44页
     ·区域电力供应稳定性敏感性分析第44-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结论第49页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保障电煤供应为目标的电煤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光传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