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9页 |
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2 分离科学与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3 金属离子分离富集方法介绍 | 第13-16页 |
·沉淀—共沉淀法 | 第13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3-14页 |
·液膜分离法 | 第14页 |
·萃取分离方法 | 第14-15页 |
·其它分离富集方法 | 第15-16页 |
4 分离科学中的固相萃取技术 | 第16-24页 |
·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 | 第17页 |
·固相萃取的装置 | 第17-20页 |
·固相萃取的应用 | 第20-22页 |
·固相萃取常用的吸附材料 | 第22-24页 |
5 选题思路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第二章 2,6-二羧基吡啶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对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Hg(Ⅱ)的富集性能研究 | 第29-42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试剂 | 第31页 |
·样品制备 | 第31-32页 |
·纳米SiO_2的制备及修饰 | 第32-33页 |
·修饰后的纳米SiO_2的表征 | 第33页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33-34页 |
·动态吸附实验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酸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振荡时间的影响 | 第35-36页 |
·萃取流速优化 | 第36页 |
·洗脱条件,最大试样体积和富集因子 | 第36-37页 |
·吸附剂对Hg(Ⅱ)的饱和吸附容量 | 第37-38页 |
·吸附剂的稳定性 | 第38页 |
·共存离子的干扰 | 第38页 |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 第38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38-39页 |
·方法比较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修饰的活性炭对环境样品中痕量重金属离子的选择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42-55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6页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试剂 | 第43页 |
·样品处理 | 第43-44页 |
·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 | 第44-45页 |
·修饰的活性炭的红外表征 | 第45页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45-46页 |
·动态吸附实验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46页 |
·振荡时间的影响 | 第46-47页 |
·富集流速对吸附的影响 | 第47-48页 |
·金属离子的洗脱 | 第48-49页 |
·试样最大体积和富集因子 | 第49页 |
·吸附容量 | 第49-50页 |
·共存离子影响 | 第50页 |
·分析的精密度和检测限 | 第50-51页 |
·方法的应用 | 第51页 |
·方法比较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活性炭的化学修饰及其吸附痕量汞离子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 第55-68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9页 |
·仪器装置及试剂 | 第56页 |
·样品处理 | 第56-57页 |
·活性炭的修饰 | 第57-58页 |
·静态吸附实验 | 第58页 |
·动态吸附实验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修饰的活性炭的红外表征 | 第59-60页 |
·富集酸度的影响 | 第60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60-61页 |
·静态吸附容量 | 第61页 |
·洗脱条件的选择 | 第61-62页 |
·流速的影响 | 第62-63页 |
·待测溶液最大体积和富集因子 | 第63页 |
·共存离子的干扰 | 第63-64页 |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 第64页 |
·方法比较 | 第64页 |
·方法的应用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结合本论文的一些展望 | 第68-69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