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概况 | 第8-9页 |
·马铃薯块茎的生长发育 | 第9-11页 |
·马铃薯块茎的形态结构 | 第9-10页 |
·马铃薯块茎形态建构过程 | 第10页 |
·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马铃薯块茎休眠的概述 | 第11-12页 |
·马铃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2-16页 |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遗传转化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应用 | 第13-15页 |
·反义RNA技术 | 第15-16页 |
·马铃薯块茎休眠调控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马铃薯块茎休眠调控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马铃薯块茎休眠调控的研究意义 | 第19页 |
·无机焦磷酸(PPi)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植物焦磷酸酶PPase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植物焦磷酸酶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马铃薯焦磷酸酶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研究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正义和反义PPase基因对马铃薯的遗传转化 | 第26-3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6-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6-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马铃薯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 | 第29-31页 |
·马铃薯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31-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休眠和发芽生理特性的研究 | 第35-58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38页 |
·转基因微型马铃薯的田间种植 | 第35-36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6页 |
·马铃薯发芽指标的测定 | 第36页 |
·马铃薯块茎休眠特性评价 | 第36页 |
·马铃薯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36-38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54页 |
·转基因马铃薯块茎PPase活性及其Pi含量分析 | 第38-40页 |
·转基因马铃薯块茎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 第40-41页 |
·转基因马铃薯块茎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 第41-46页 |
·转基因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分析 | 第46-47页 |
·转PPase基因大田马铃薯蛋白质含量分析 | 第47-48页 |
·转PPase基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发芽特性的影响 | 第48-54页 |
·讨论 | 第54-58页 |
·转PPase基因对马铃薯PPase活性及其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转PPase基因对马铃薯相关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56页 |
·转PPase基因对马铃薯休眠期的影响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导师简介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