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五代、十国(907~979年)论文

五代科举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章 五代十国社会概况第12-30页
 第一节 五代各朝的政局和社会经济状况第12-18页
 第二节 十国政局第18-22页
 第三节 南方经济的发展第22-26页
 第四节 文化第26-30页
第二章 五代历年科举概况第30-44页
 第一节 后梁第30-33页
 第二节 后唐第33-36页
 第三节 后晋第36-38页
 第四节 后汉第38-39页
 第五节 后周第39-44页
第三章 五代科举中的科目和内容改革第44-56页
 第一节 五代常科考试科目的变化第44-47页
 第二节 五代科举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变化第47-51页
 第三节 五代举子文化水平下降第51-56页
第四章 五代科举活动中的舞弊现象及防范、处罚第56-66页
 第一节 五代常见的舞弊手段第56-60页
 第二节 防范措施第60-63页
 第三节 处罚第63-66页
第五章 皇权对科举干涉的加强第66-74页
 第一节 唐代知贡举制度弊端第66-69页
 第二节 五代知贡举的差遣化和详覆制度第69-71页
 第三节 对知贡举和考生关系的调整第71-74页
第六章 十国科举概况第74-86页
 第一节 吴、南唐科举第74-79页
 第二节 前蜀、后蜀科举第79-81页
 第三节 闽国、南汉科举第81-86页
第七章 社会环境和文人的价值取向第86-100页
 第一节 五代士人在官场上的地位第86-89页
 第二节 孔子和儒家经典的地位第89-92页
 第三节 失意士人的选择:游士与避世隐居第92-100页
第八章 结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个人简历第110-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时期福建水师的研究
下一篇:汉代外戚专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