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煤体的细观物理结构及量化原理 | 第15-21页 |
·煤体的细观物理结构特征 | 第15-18页 |
·煤体的裂隙结构测试 | 第16页 |
·煤体裂隙的成因及分类 | 第16-17页 |
·煤体裂隙的表征方法 | 第17-18页 |
·煤体细观结构量化原理 | 第18-21页 |
·细观结构体的构成 | 第18页 |
·微裂隙二维参数计算公式 | 第18-21页 |
3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煤体细观裂隙信息提取 | 第21-45页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岩体裂隙识别 | 第22页 |
·矿物颗粒边界的识别 | 第22页 |
·颗粒形状参数的测量 | 第22页 |
·岩土力学性质 | 第22页 |
·岩土矿物相分析 | 第22-23页 |
·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基础 | 第23-35页 |
·图像的数字表示形式 | 第23-24页 |
·数字图像预处理相关知识 | 第24-28页 |
·图像分割 | 第28-32页 |
·形态学处理 | 第32-35页 |
·煤体细观图像处理系统 | 第35-36页 |
·煤体细观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35页 |
·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 | 第35-36页 |
·煤体细观图像处理方法与步骤 | 第36-43页 |
·图像的获取 | 第36-38页 |
·图像拼接 | 第38-41页 |
·图像增强 | 第41页 |
·图像的灰度阈值分割 | 第41页 |
·形态学处理 | 第41-43页 |
·煤体二维细观裂隙的提取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含瓦斯煤体细观试验研究 | 第45-67页 |
·试验背景 | 第45页 |
·试验介绍 | 第45-52页 |
·试验装置的研制 | 第45-50页 |
·试验煤样的采集与加工 | 第50-51页 |
·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51页 |
·外部加载设备 | 第51-52页 |
·试验现象及机理分析 | 第52-59页 |
·含瓦斯煤体细观损伤过程 | 第53-56页 |
·含瓦斯煤体细观损伤过程中的微裂隙结构信息统计情况 | 第56-57页 |
·含瓦斯煤体变形破坏特征 | 第57-59页 |
·含瓦斯煤体细观损伤破坏的力学机理 | 第59-65页 |
·张开型裂隙的破裂机理 | 第60-63页 |
·闭合型裂隙的破裂机理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含瓦斯煤体细观破裂过程数值模拟 | 第67-79页 |
·数值模拟的目的、内容及模拟软件 | 第67页 |
·数值模拟的目的及内容 | 第67页 |
·RFPA 软件介绍 | 第67页 |
·煤体细观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67-7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试验试件破裂过程模拟分析 | 第68-70页 |
·围压作用下破裂过程模拟 | 第70-77页 |
·瓦斯压力作用下破裂过程模拟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7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7页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87-88页 |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