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股东大会决议概述 | 第11-15页 |
(一) 股东大会决议的性质 | 第11-14页 |
1. 股东大会决议的本质——法律行为 | 第11-12页 |
2. 股东大会决议的特性——团体法律行为 | 第12-14页 |
(二) 股东大会决议成立的程序要件 | 第14-15页 |
二、股东大会决议程序瑕疵及其对决议效力的影响 | 第15-25页 |
(一) 股东大会决议程序瑕疵 | 第15-21页 |
1. 会议召集权人的瑕疵 | 第15-17页 |
2. 会议召集通知或公告的瑕疵 | 第17-18页 |
3. 会议决议方法的瑕疵 | 第18-21页 |
(二) 决议程序瑕疵对股东大会决议效力的影响 | 第21-25页 |
1. 会议召集权人瑕疵对股东大会决议效力的影响 | 第21页 |
2. 会议召集通知或公告瑕疵对股东大会决议效力的影响 | 第21-23页 |
3. 会议决议方法瑕疵对股东大会决议效力的影响 | 第23-25页 |
三、股东大会决议程序瑕疵的法律救济 | 第25-38页 |
(一) 程序瑕疵决议救济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二) 决议程序瑕疵的非司法救济 | 第26-29页 |
1. 全体股东的同意 | 第26-27页 |
2. 股东放弃相应的权利 | 第27-28页 |
3. 瑕疵决议的撤回和追认 | 第28-29页 |
(三) 决议程序瑕疵的司法救济 | 第29-38页 |
1. 决议不成立之诉 | 第29-30页 |
2. 决议撤销之诉 | 第30-34页 |
3. 决议不成立及被撤销之判决的效力 | 第34-36页 |
4. 几个特别诉讼程序问题 | 第36-38页 |
四、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程序瑕疵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完善 | 第38-46页 |
(一) 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程序瑕疵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8-42页 |
1. 现行《公司法》颁布前的状况 | 第38-39页 |
2. 现行《公司法》对股东大会决议程序瑕疵救济制度的突破 | 第39-40页 |
3. 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程序瑕疵救济制度的立法不足 | 第40-42页 |
(二) 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程序瑕疵救济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42-46页 |
1. 完善股东大会的召集及决议制度 | 第42-43页 |
2. 非司法救济措施的完善 | 第43页 |
3. 司法救济措施的完善 | 第43-46页 |
4. 明确决议程序瑕疵的司法救济与非司法救济的关系 | 第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