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北京牛街民事纠纷处理机制调查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0页
一、牛街基本情况第10-12页
 (一) 牛街概况第10-11页
  1. 牛街第10-11页
  2. 牛街礼拜寺第11页
 (二) 牛街地区的特点第11-12页
  1. 民族杂居性第11-12页
  2. 都市化、开放性第12页
二、牛街的纠纷情况第12-13页
 (一) 纠纷概述第12-13页
 (二) 牛街地区的纠纷情况第13页
三、牛街地区纠纷处理机构第13-18页
 (一) 我国古代穆斯林聚居地的纠纷管理第13-15页
 (二) 现代牛街地区的纠纷管理第15-18页
  1. 牛街礼拜寺的管理制度第15-16页
  2. 牛街地区的民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构第16-18页
四、牛街地区的纠纷解决第18-26页
 (一) 纠纷解决相关理论第18-21页
  1. 纠纷解决方式第18页
  2. 纠纷解决目的第18-19页
  3. 影响纠纷处理方式选择的因素第19-21页
 (二) 案例分析牛街地区纠纷解决第21-26页
  1. 普通邻里纠纷案件第21-22页
  2. 牛街穆斯林群众与茶庄纠纷案件第22-24页
  3. 北平报社文章引发的群体纠纷案第24-26页
五、牛街纠纷处理中伊斯兰教法的作用第26-36页
 (一) 伊斯兰教法第26-32页
  1. 伊斯兰教法的渊源第26-27页
  2. 伊斯兰教法的纠纷处理机制第27-30页
  3. 纠纷处理结果的效力保障第30-32页
 (二) 伊斯兰法对牛街民事纠纷的影响第32-35页
  1. 宗教传统和风俗习惯第32-33页
  2. 人口构成的复杂性第33-34页
  3. 宗教教育第34页
  4. 宗教信仰的监督力量第34-35页
 (三) 清真寺的作用第35-36页
  1. 纽带作用第35-36页
  2. 协调作用第36页
  3. 教育作用第36页
六、牛街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和意义第36-40页
 (一) 牛街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第36-38页
  1. 伊斯兰文化影响深远第37页
  2. 涉及宗教问题的纠纷倾向于行政机关的调解解决第37-38页
 (二) 牛街纠纷解决机制的意义第38-40页
  1. 宗教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第38-39页
  2.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民事纠纷解决中值得推崇第39页
  3. 以行政机关为主导的调解方式值得提倡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律师拒证权研究--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下一篇:论执行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