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3页 |
| ·生物材料与血液相容性材料 | 第10-11页 |
| ·生物材料 | 第10页 |
| ·血液相容性材料 | 第10-11页 |
| ·血液相容性材料研究 | 第11-16页 |
| ·材料导致的凝血与溶血机理 | 第12-13页 |
| ·血液相容性材料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16-18页 |
| ·聚合物/液晶复合膜血液相容性材料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 ·液晶与生物膜 | 第18-19页 |
| ·聚合物/液晶复合膜血液相容性材料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 第20-23页 |
| ·材料的选择及表面拓扑结构的构建 | 第20-21页 |
| ·聚合物腋晶复合膜血液相容性价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液晶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23-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3页 |
| ·液晶的合成 | 第23-24页 |
| ·液晶化合物的表征 | 第24-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 ·红外光谱 | 第25页 |
| ·偏光显微镜观察 | 第25-27页 |
| ·元素分析 | 第27-28页 |
| ·~1H-NMR分析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不同拓扑结构聚合物/液晶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30-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1页 |
| ·聚合物/液晶复合膜制备 | 第31-32页 |
| ·聚合物/液晶复合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第32-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 ·偏光显微镜观察 | 第34-39页 |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9-43页 |
|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聚合物/液晶复合膜的蛋白质吸附初探 | 第45-62页 |
| ·蛋白质吸附的理论及分子机理 | 第45-48页 |
| ·朗谬尔模型 | 第45-46页 |
| ·简单颗粒模型 | 第46-47页 |
| ·扩散颗粒模型 | 第47-48页 |
| ·材料表面对血浆蛋白的吸附 | 第48-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0页 |
| ·水接触角测试 | 第50-51页 |
| ·溶液配制 | 第51页 |
| ·标准曲线标定 | 第51-52页 |
| ·BSA吸附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1页 |
| ·复合膜水接触角测定结果 | 第53-54页 |
| ·非取向复合膜表面BSA吸附性能初探 | 第54-57页 |
| ·取向复合膜表面BSA吸附性能初探 | 第57-60页 |
| ·复合膜取向性能对BSA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聚合物/液晶复合膜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 第62-71页 |
|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62-63页 |
| ·溶血试验 | 第63-64页 |
| ·血小板粘附试验 | 第64页 |
| ·凝血酶原时间(PT)试验 | 第64-6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9页 |
| ·溶血试验 | 第65-66页 |
| ·血小板粘附试验 | 第66-68页 |
| ·凝血酶原时间(PT)试验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9-7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