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研究背景第13页
   ·常见的蓄热储能方式第13-18页
     ·显热蓄热第13-14页
     ·潜热蓄热第14-18页
       ·固——液相变蓄热材料第15-16页
       ·固——固相变蓄热材料第16-18页
     ·化学反应蓄热第18页
   ·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第18-21页
     ·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第18-19页
     ·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第19-21页
       ·胶囊型相变材料第19-20页
       ·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定形相变材料第20-21页
       ·利用毛细管作用将相变材料吸附到多孔基质中第21页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第21-2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3-24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工艺和测试表征第26-37页
   ·主要原料第26-27页
     ·相变材料第26页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第26页
     ·基体材料第26-27页
     ·表面活性剂第27页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7-28页
   ·实验工艺流程第28-30页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8页
     ·普通石膏板的制备第28-29页
     ·浸渍法制备相变储能石膏板第29-30页
     ·直接加入法制备相变储能石膏板第30页
   ·测试和表征第30-36页
     ·X-射线衍射分析第30-31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1页
     ·差热分析第31-32页
     ·微观结构的表征第32-33页
     ·密度和体积膨胀率的测定第33页
     ·单位体积容留量的测定第33页
     ·相变材料渗出程度的测定第33-34页
     ·耐久性能的测定第34-35页
     ·石膏板吸水率的测定第35页
     ·石膏板抗压强度的测定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第37-57页
   ·引言第37页
   ·相变材料的选择第37-39页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实验第39-40页
     ·实验原理第39-40页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第40页
   ·结果及讨论第40-55页
     ·样品的XRD分析第40-42页
     ·样品的IR分析第42-43页
     ·样品的热性能分析第43-48页
       ·相变材料的DSC分析第43-45页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的DSC分析第45-48页
     ·样品的SEM分析第48-50页
     ·密度及体积膨胀率的测定第50-51页
     ·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第51-54页
       ·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第51-53页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第53-54页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渗出程度分析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浸渍法制备相变储能石膏板第57-70页
   ·普通石膏板的制备第57-60页
     ·石膏板的成型原理第57页
     ·其他原料的作用机理第57-58页
       ·硅藻土第57-58页
       ·生石灰第58页
       ·莫来石纤维第58页
     ·普通石膏板的制备工艺第58-60页
     ·普通石膏板的密度测定第60页
   ·浸渍法制备相变储能石膏板第60-64页
     ·浸渍时间及容留量的测定第61-64页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第64页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64-69页
     ·样品的SEM分析第64-66页
       ·普通石膏板的SEM分析第64-65页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SEM分析第65-66页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DSC分析第66-67页
     ·石膏板的吸水性能分析第67-68页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耐久性能分析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直接加入法制备相变储能石膏板第70-77页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制备第70-72页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的添加量第70-71页
     ·相变蓄热复合材料添加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第71-72页
   ·性能测试及表征第72-76页
     ·样品的吸水性能分析第72-73页
     ·样品的SEM分析第73-74页
     ·样品的储热性能分析第74-75页
     ·样品的耐久性能分析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结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eB6及AlB2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下一篇:水热法合成稀土掺杂NaYF4的上转换及下转换发光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