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综述 | 第9-37页 |
1 中医对肝损伤的认识 | 第10-14页 |
·中医学关于肝损伤病名的界定 | 第10页 |
·不同时期医家有关肝损伤的论述 | 第10-12页 |
·中医对肝损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4页 |
2 现代医学对肝损伤的认识 | 第14-21页 |
·现代医学对肝损伤发病因素及流行病学调查 | 第15-16页 |
·导致肝损伤的因素 | 第16页 |
·现代医学对肝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16-19页 |
·肝损伤的病因病理 | 第19-20页 |
·肝损伤的现代治疗 | 第20-21页 |
3 酒精性肝病概述 | 第21-26页 |
·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概述 | 第22-24页 |
·现代医学阐述的酒精性肝损伤发病机制 | 第24-26页 |
4 参考现代医学理论制定中医治则治法的可行性 | 第26-30页 |
·中医学中"肝"的解剖学 | 第26-27页 |
·肝的生理功能 | 第27-28页 |
·现代医学对肝脏生理功能的认识 | 第28-30页 |
5 胡黄连抗肝损伤的中医文献及现代研究综述 | 第30-33页 |
·胡黄连的中医文献研究 | 第30页 |
·胡黄连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30-33页 |
6 白芍抗肝损伤的中医文献及现代研究综述 | 第33-36页 |
·白芍的中医文献研究 | 第33页 |
·白芍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33-36页 |
7 立题依据 | 第36-37页 |
实验研究 | 第37-61页 |
第一部分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D-半乳糖致急性肝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38-4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受试药物 | 第38页 |
·实验动物 | 第38页 |
·实验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39-40页 |
4 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对D-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的影响结果详见表1 | 第40-41页 |
·对D-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肝组织中SOD、MDA的影响 | 第41-43页 |
·对急性肝损伤的病理学影响 | 第43-45页 |
第二部分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酒精性肝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45-51页 |
1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受试药物 | 第45页 |
·实验动物 | 第45页 |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46页 |
4 实验结果 | 第46-51页 |
·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影响结果详见表3 | 第46-48页 |
·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的SOD、MDA影响结果详见表4 | 第48-49页 |
·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病理学影响 | 第49-51页 |
第三部分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51-6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受试药物 | 第51页 |
·实验动物 | 第51页 |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2 指标测定 | 第52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52页 |
4 实验方法和结果 | 第52-61页 |
·脏器系数的测定 | 第52-55页 |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 第57-59页 |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61-73页 |
1 病因病机及主治证型 | 第61页 |
2 提取与精制方法 | 第61页 |
3 组方原理 | 第61-62页 |
4 复方胡黄连胶囊作用及机理探讨 | 第62-73页 |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D-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肝细胞修复作用机理探讨 | 第62-64页 |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D-半乳糖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64-65页 |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酒精性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65-66页 |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作用及机理探讨 | 第66-68页 |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D-半乳糖致肝损伤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 第68-71页 |
·复方胡黄连胶囊对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图 | 第80-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