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率灵敏度技术的变电构架可靠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变电构架可靠性的国内外现状 | 第11-12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 2 概率灵敏度技术的控制指标及基本过程 | 第14-21页 |
| ·变电构架模型 | 第14-16页 |
| ·变电构架的几何尺寸 | 第14-15页 |
| ·荷载的确定 | 第15-16页 |
| ·概率灵敏度技术的计算原理 | 第16-19页 |
| ·概率灵敏度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 ·概率灵敏度计算过程 | 第17-18页 |
| ·蒙特卡罗抽样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 ·概率灵敏度计算的主要过程 | 第19-21页 |
| ·输入参数的确定 | 第19-20页 |
| ·输出参数的选择 | 第20页 |
| ·概率设计方法的选择 | 第20-21页 |
| 3 三种常见变电构架可靠性研究 | 第21-40页 |
| ·单侧支撑变电构架灵敏性研究 | 第21-31页 |
| ·输入及输出参数的选择 | 第21-24页 |
| ·计算结果查看 | 第24-31页 |
| ·双侧支撑变电构架灵敏性分析 | 第31-34页 |
| ·最大应力的统计特征 | 第31-32页 |
| ·概率灵敏度结果 | 第32-34页 |
| ·无支撑变电构架灵敏性分析 | 第34-36页 |
| ·最大应力的统计特征 | 第34-35页 |
| ·概率灵敏度结果 | 第35-36页 |
| ·三种变电构架可靠性对比 | 第36-38页 |
| ·最大应力的统计特征的对比 | 第36-37页 |
| ·概率灵敏度结果对比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40页 |
| 4 基于损伤的变电构架灵敏度分析 | 第40-57页 |
| ·变电构架可靠度评估体系的建立 | 第40-41页 |
| ·构件权重系数的定义 | 第40-41页 |
| ·变电构架失效准则的确定 | 第41页 |
| ·变电构架人字柱各柱段权重的计算 | 第41页 |
| ·损伤的类型及度量 | 第41-54页 |
| ·等效刚度法下构件的权重集 | 第42-48页 |
| ·损伤区域模拟法 | 第48-54页 |
| ·两种损伤模拟方式的比较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5 基于联合算法的变电构架可靠度分析 | 第57-68页 |
| ·采用联合算法的必要性 | 第57-59页 |
| ·可靠度的基本理论 | 第57-59页 |
| ·蒙特卡罗方法的缺点 | 第59页 |
| ·蒙特卡罗与响应面联合算法的基本理论 | 第59-61页 |
| ·响应面基本理论 | 第59-60页 |
| ·联合算法的计算过程 | 第60-61页 |
| ·无损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 | 第61-66页 |
| ·无损单侧支撑变电构架的体系可靠度 | 第61-64页 |
| ·无损双侧支撑变电构架的体系可靠度 | 第64-65页 |
| ·无损无侧向支撑变电构架的体系可靠度 | 第65-66页 |
| ·变电构架在不同损伤水平下的体系可靠度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总结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