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退化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商标退化的界定 | 第12-25页 |
第一节 商标退化的含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商标退化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4-18页 |
一、商标退化与淡化 | 第14页 |
二、商标退化与弱化 | 第14-15页 |
三、商标退化与丑化 | 第15页 |
四、商标退化与通用名称 | 第15-18页 |
第三节 商标退化的标志—显著性的丧失 | 第18-25页 |
一、商标显著性的含义 | 第18-21页 |
二、商标显著性的认定 | 第21-25页 |
第二章 商标退化的产生原因及认定标准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商标退化的产生原因 | 第25-28页 |
一、商标权利人自身的行为 | 第25-26页 |
二、竞争对手的行为 | 第26-27页 |
三、商标自身的显著性较弱 | 第27页 |
四、其他的行为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认定商标退化的标准 | 第28-35页 |
一、法国模式 | 第29页 |
二、美国模式 | 第29-35页 |
第三章 商标退化的法律后果 | 第35-41页 |
第一节 商标权保护范围受到限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注册商标存在被撤销的可能 | 第36-38页 |
第三节 续展注册遭受拒绝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商标价值受到损害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商标退化的现状其法律规制 | 第41-52页 |
第一节 我国商标退化的现状分析 | 第41-44页 |
一、我国商标退化的司法判例 | 第41-42页 |
二、我国商标退化的立法缺陷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我国商标退化的法律规制 | 第44-52页 |
一、制定衡量商标退化的标准 | 第44-46页 |
二、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 第46-50页 |
三、明确商标退化的法律后果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