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初始条件对管道内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 第10-11页 |
| ·无障碍物条件下管道内火焰传播特性的研究 | 第11-12页 |
| ·有障碍物条件下管道内火焰传播特性的研究 | 第12-13页 |
| ·管道内火焰传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3-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2 气体爆炸与火焰传播的基本理论 | 第15-26页 |
| ·气体爆炸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 ·气体爆炸定义与基本形式 | 第15-16页 |
| ·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爆炸机理 | 第16-17页 |
| ·管道内可燃预混气爆炸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 ·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基本理论 | 第18-22页 |
| ·预混气体火焰传播 | 第18-20页 |
| ·管道内火焰加速传播机理 | 第20-21页 |
| ·管道内障碍物条件下火焰加速传播机理 | 第21-22页 |
| ·管道内预混气爆炸火焰传播的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 ·气体爆炸基本方程 | 第22-23页 |
| ·湍流模型 | 第23页 |
| ·燃烧模型 | 第23-24页 |
| ·物理模型 | 第24页 |
| ·数值方法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第26-35页 |
| ·实验系统介绍 | 第26-34页 |
| ·高速摄像系统 | 第26-28页 |
| ·纹影光学系统 | 第28页 |
| ·实验爆炸管道 | 第28-30页 |
| ·配气系统 | 第30-31页 |
| ·高压点火系统 | 第31页 |
| ·同步控制系统 | 第31-32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2-34页 |
| ·实验过程及方法 | 第34页 |
| ·实验过程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管道内预混火焰加速传播机理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 第35-55页 |
| ·预混火焰加速传播过程中微观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 第35-40页 |
| ·高速纹影图片及分析 | 第35页 |
| ·爆炸压力变化特性 | 第35-37页 |
| ·火焰传播速度变化特性 | 第37-38页 |
| ·离子电流变化特性 | 第38-40页 |
| ·管道内不同甲烷含量预混气爆炸火焰加速传播机理的实验研究 | 第40-48页 |
| ·甲烷含量分别为8%、11%的高速纹影图片及分析 | 第40-41页 |
| ·不同甲烷含量对火焰速度的影响分析 | 第41-44页 |
| ·不同甲烷含量对预混火焰层流向湍流转变过程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 ·预混火焰压力波与火焰阵面的相互作用 | 第45-46页 |
| ·预混火焰阵面内流动与火焰阵面的相互耦合 | 第46-48页 |
| ·管道内预混火焰加速传播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8-53页 |
| ·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研究的相互验证及补充 | 第48-50页 |
| ·不同管道长度下预混火焰加速传播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2页 |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