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诉调对接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言第8-9页
第一章 诉调对接机制研究的逻辑起点第9-16页
   ·“诉调对接”的由来及涵义第9-12页
     ·“诉调对接”的由来第9-10页
     ·“诉调对接”的涵义第10-12页
   ·诉调对接机制的正当性解读第12-16页
     ·“诉调对接”是强化和谐司法理念的重大举措第12-13页
     ·“诉调对接”是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需要第13-14页
     ·“诉调对接”是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必由之路第14-16页
第二章 诉调对接机制的国外相关制度比较研究与国内司法实践第16-20页
   ·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第16-18页
     ·日本的调停制度第16-17页
     ·美国的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第17页
     ·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第17-18页
   ·“诉调对接”的国内司法实践第18-20页
     ·重庆北培区法院的“诉调对接”对接实践第18页
     ·江苏法院的“诉调对接”实践第18-19页
     ·武汉市江岸区法院的“诉调对接”实践第19-20页
第三章 诉调对接机制构建的基础性分析第20-25页
   ·诉调对接机制构建的可行性解读第20-21页
     ·法院诉讼和调解与人民调解在法律制度上并存第20页
     ·法院诉讼和调解对人民调解的指导作用第20-21页
     ·人民调解对法院诉讼和调解的补充作用第21页
   ·诉调对接实践中形成的三种模式第21-23页
     ·法院主导型第21-22页
     ·政府主导型第22页
     ·专门机构主导型第22-23页
   ·我国诉调对接的模式选择——法院主导型第23-25页
第四章 法院主导型诉调对接机制的构建第25-34页
   ·法院主导型诉调对接机制的构建——三大制度的建立第25-29页
     ·人民调解协议诉前司法确认机制第25-26页
     ·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第26-28页
     ·审判前和解制度第28-29页
   ·法院主导型诉调对接机制的构建——六大对接的实现第29-34页
     ·诉调理念上的对接第29-30页
     ·工作制度上的对接第30页
     ·案件上的对接第30-31页
     ·人员上的对接第31页
     ·效力上的对接第31-32页
     ·救济途径上的对接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关联语境下的外交语言语用模糊研究
下一篇:法治指数本土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