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言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2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述 | 第18-2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社会保障 | 第18页 |
·社会救助 | 第18-19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9-20页 |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点与原则 | 第21-24页 |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点 | 第21-22页 |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原则 | 第22-24页 |
·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 第24-26页 |
3 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状况的调查分析 | 第26-47页 |
·调查区域概况 | 第26-28页 |
·东莞市概况 | 第26-27页 |
·大岭山镇概况 | 第27-28页 |
·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样本分析 | 第28-30页 |
·调查方案设计 | 第28-29页 |
·调查样本分析 | 第29-30页 |
·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政府部门调查 | 第30-34页 |
·关于保障对象 | 第30-31页 |
·保障标准及执行状况 | 第31-32页 |
·保障资金的来源及划拨 | 第32页 |
·规范运作的程序与管理 | 第32-33页 |
·低保制度的宣传与监督 | 第33页 |
·配套优惠措施及执行状况 | 第33-34页 |
·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农村居民问卷调查 | 第34-38页 |
·学历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农村家庭致贫原因 | 第35页 |
·农村居民对农村低保政策的了解程度 | 第35-36页 |
·低保实施情况 | 第36-37页 |
·低保资金来源情况 | 第37-38页 |
·农村居民认为实施低保应注意的问题 | 第38页 |
·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存在问题与成因 | 第38-47页 |
·缺乏有效执法,低保制度显现负功能 | 第38-40页 |
·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群众认识存在误区 | 第40页 |
·基层队伍不够充实,素质有待提高 | 第40-41页 |
·审核标准不够科学,保障对象难以确定 | 第41-43页 |
·低保标准偏低,保障范围不够全面 | 第43-44页 |
·服务满意度不高,动态管理不到位 | 第44-47页 |
4 改进东莞市大岭山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状况的对策建议 | 第47-52页 |
·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 | 第47页 |
·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引导 | 第47-48页 |
·以加快社会工作发展为切入点,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 | 第48-49页 |
·完善收入核算方法,合理界定低保对象 | 第49-50页 |
·科学制定低保标准,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 第50-51页 |
·树立民本思想,实现动态管理 | 第51-52页 |
5 研究结论与研究的局限性 | 第52-5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2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2-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1 | 第58-61页 |
附录2 | 第61-62页 |
附录3 | 第62-63页 |
附录4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