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水体富营养化 | 第11-16页 |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 第11-12页 |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12-13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13-15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与修复 | 第15-16页 |
·沉积物中磷、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 第16-20页 |
·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 | 第16-17页 |
·磷在沉积物-水界面间的迁移转化 | 第17-18页 |
·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 第18页 |
·碳酸钙和磷的共沉淀 | 第18-20页 |
·沉水植物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作用 | 第20-22页 |
·沉水植物的生态效应 | 第20-21页 |
·沉水植物—菹草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沉积物加钙条件下菹草对南湖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 第23-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取样 | 第24页 |
·菹草对不同来源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 第24-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取样 | 第25-26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6-30页 |
·基本理化性质 | 第26页 |
·沉积物总磷 | 第26页 |
·沉积物中磷分级 | 第26-27页 |
·沉积物钙分级 | 第27-28页 |
·沉积物有机质的测定 | 第28-29页 |
·植物样品总磷及钙镁铁锰的测定 | 第29页 |
·上覆水和间隙水磷形态的测定 | 第29页 |
·上覆水和间隙水Ca~(2+)的测定 | 第29-30页 |
·上覆水叶绿素a的测定 | 第30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9页 |
·沉积物加钙条件下菹草对南湖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 第30-42页 |
·供试南湖沉积物与上覆水基本特征 | 第30-31页 |
·沉积物加钙条件下菹草对沉积物总磷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沉积物加钙条件下菹草对沉积物磷、钙分级的影响 | 第32-37页 |
·沉积物加钙条件下菹草对水体磷、钙含量的影响 | 第37-40页 |
·沉积物加钙条件下菹草对CaCO_3-P共沉淀的影响 | 第40-41页 |
·沉积物加钙条件下菹草对上覆水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菹草对不同来源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 第42-49页 |
·供试沉积物与上覆水基本特征 | 第42-43页 |
·菹草对不同来源沉积物钙分级的影响 | 第43-46页 |
·菹草对不同来源沉积物其上覆水pH值的影响 | 第46页 |
·菹草对不同来源沉积物其水体磷、钙含量的影响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4页 |
·沉积物加钙和种植菹草对沉积物钙、磷含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沉积物加钙和种植菹草对上覆水钙、磷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沉积物加钙和种植菹草对CaCO_3-P共沉淀的影响 | 第52-53页 |
·沉积物加钙和种植菹草对上覆水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5 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附录一:"沉积物加钙条件下菹草对南湖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试验数据 | 第65-67页 |
附录二:"菹草对不同来源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试验数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