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可信计算平台与远程证明 | 第16-25页 |
·可信计算平台及其关键部件 | 第16-19页 |
·可信平台模块 | 第16-18页 |
·可信软件栈 | 第18-19页 |
·可信计算平台密钥及证书 | 第19-21页 |
·密钥类型 | 第19-20页 |
·证书体系 | 第20-21页 |
·可信计算平台基本功能 | 第21-22页 |
·保护功能 | 第21页 |
·证明能力 | 第21页 |
·完整性度量、存储和报告 | 第21-22页 |
·远程证明机制 | 第22-24页 |
·平台完整性度量 | 第22-23页 |
·平台完整性报告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传统PrivacyCA 系统分析与研究 | 第25-36页 |
·系统原理 | 第25-26页 |
·身份证明证书的签发 | 第26-29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9-31页 |
·安全性 | 第29页 |
·匿名性 | 第29-30页 |
·负载评估 | 第30-31页 |
·匿名认证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传统PrivacyCA 系统的缺陷 | 第31页 |
·DAA 认证系统 | 第31-33页 |
·我国采用的认证系统 | 第33-34页 |
·待解决的问题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代理的可追踪匿名PrivacyCA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第36-47页 |
·系统概述 | 第36-38页 |
·系统原理 | 第36-37页 |
·系统组成 | 第37-38页 |
·证书的签发 | 第38-42页 |
·有效性证书的签发 | 第38-39页 |
·平台身份证书的签发 | 第39-41页 |
·平台加密证书的签发 | 第41-42页 |
·证书关系 | 第42页 |
·证书的撤销 | 第42-44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4-46页 |
·安全性 | 第44-45页 |
·匿名性 | 第45-46页 |
·负载评估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基于部分盲签名的不可追踪匿名PrivacyCA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第47-59页 |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部分盲签名 | 第47-52页 |
·盲签名概述 | 第47-48页 |
·部分盲签名的形式化定义与性质 | 第48-49页 |
·基于椭圆曲线的部分盲签名 | 第49-52页 |
·系统原理 | 第52页 |
·证书的签发 | 第52-56页 |
·平台身份证书的签发 | 第52-55页 |
·平台加密证书的签发 | 第55-56页 |
·证书的撤销 | 第5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6-58页 |
·安全性 | 第56-57页 |
·匿名性 | 第57-58页 |
·负载评估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基于代理的可追踪匿名PrivacyCA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9-83页 |
·需求分析 | 第59-62页 |
·客户端需求 | 第59-60页 |
·PrivacyCA 需求 | 第60-61页 |
·代理需求 | 第61-62页 |
·设计目标 | 第62页 |
·系统设计 | 第62-72页 |
·网络架构设计 | 第62-63页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63-66页 |
·工作流程设计 | 第66-69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69-72页 |
·系统关键模块实现 | 第72-82页 |
·证书签发申请模块 | 第72-75页 |
·签发响应处理模块 | 第75-77页 |
·消息加/解密模块 | 第77-80页 |
·申请验证模块 | 第80-81页 |
·证书生成模块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3-84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