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6页 |
导论 | 第16-28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三、研究范围、重点与思路 | 第21-25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5-26页 |
五、研究难点与遗憾 | 第26-28页 |
第一章 证券集团诉讼的基础理论 | 第28-57页 |
第一节 证券集团诉讼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28-32页 |
一、证券集团诉讼的概念 | 第28-29页 |
二、证券集团诉讼的程序特征 | 第29-31页 |
三、证券集团诉讼法律适用的特征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证券集团诉讼运行机制概述 | 第32-40页 |
一、证券集团诉讼运行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第32-33页 |
二、证券集团诉讼正当程序机制 | 第33-35页 |
三、证券集团诉讼激励机制 | 第35-36页 |
四、证券集团诉讼制约机制 | 第36-38页 |
五、证券集团诉讼赔偿与分配机制 | 第38-39页 |
六、证券集团诉讼运行机制间的关系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证券集团诉讼的历史沿革 | 第40-45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发展轨迹 | 第40-42页 |
二、证券集团诉讼在其他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 第42-45页 |
第四节 证券集团诉讼的功能 | 第45-51页 |
一、证券集团诉讼接近正义与诉讼经济的功能 | 第45-47页 |
二、证券集团诉讼管理证券市场的功能 | 第47-49页 |
三、证券集团诉讼威慑、预防证券违法的功能 | 第49-50页 |
四、证券集团诉讼促进公司治理的功能 | 第50-51页 |
五、证券集团诉讼填补投资者损失的功能 | 第51页 |
第五节 证券集团诉讼运行机制建构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51-57页 |
一、现代型(公共)诉讼对传统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修正理论 | 第52-54页 |
二、“欺诈市场理论” | 第54-57页 |
第二章 证券集团诉讼正当程序机制比较研究 | 第57-80页 |
第一节 证券集团诉讼集团成员退出权与参加权 | 第57-63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集团成员退出权与参加权 | 第57-59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集团成员退出权与参加权 | 第59-61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集团成员退出权和参加权 | 第61-62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集团成员退出权与参加权 | 第62-63页 |
第二节 证券集团诉讼诉讼代表人的条件及产生程序 | 第63-68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代表人条件及产生程序 | 第63-66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代表人条件及产生程序 | 第66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代表人条件及产生程序 | 第66-67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代表入条件及产生程序 | 第67-68页 |
第三节 证券集团诉讼集团律师条件及产生程序 | 第68-70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集团律师条件及产生程序 | 第68-69页 |
二、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对证券集团诉讼律师条件规定的缺失 | 第69页 |
三、韩国证券集团诉讼集团律师条件及产生程序 | 第69-70页 |
第四节 证券集团诉讼通知制度 | 第70-77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通知制度 | 第70-73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通知制度 | 第73-74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通知制度 | 第74-76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通知制度 | 第76-77页 |
第五节 证券集团诉讼正当程序机制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 第77-80页 |
一、证券集团诉讼正当程序机制比较研究的结论 | 第77-78页 |
二、证券集团诉讼正当程序机制比较研究的启示 | 第78-80页 |
第三章 证券集团诉讼激励机制比较研究 | 第80-103页 |
第一节 证券集团诉讼律师酬金与诉讼基金 | 第80-84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律师风险酬金 | 第80-82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基金 | 第82-83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律师酬金 | 第83-84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律师酬金 | 第84页 |
第二节 证券集团诉讼代表人激励或补偿制度 | 第84-88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代表人激励性酬金 | 第84-87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中对代表人的补偿 | 第87页 |
三、加拿大与韩国证券集团诉讼对代表人激励的缺失及相关观点 | 第87-88页 |
第三节 证券集团诉讼费用承担制度中的激励 | 第88-91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费用自担机制 | 第88-89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费用承担制度中的激励 | 第89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费用承担制度中的激励 | 第89-90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费用承担制度中的激励 | 第90-91页 |
第四节 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激励 | 第91-101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激励 | 第91-95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激励 | 第95-97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激励 | 第97-99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激励 | 第99-101页 |
第五节 证券集团诉讼激励机制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 第101-103页 |
一、证券集团诉讼激励机制比较研究的结论 | 第101页 |
二、证券集团诉讼激励机制比较研究的启示 | 第101-103页 |
第四章 证券集团诉讼制约机制比较研究 | 第103-127页 |
第一节 证券集团诉讼案件范围及集团确认的制约 | 第103-109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集团确认的制约 | 第103-104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案件范围的制约 | 第104-106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集团确认的制约 | 第106-107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案件范围及集团确认的制约 | 第107-109页 |
第二节 证券集团诉讼对代表人和集团律师的制裁 | 第109-112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中对代表人和集团律师的制裁 | 第110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中对代表人和集团律师的制裁 | 第110-111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中对代表人和集团律师的制裁 | 第111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中对代表人和集团律师的制裁 | 第111-112页 |
第三节 证券集团诉讼相关费用制度的制约 | 第112-117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相关费用制度中的制约 | 第112-113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相关费用制度中的制约 | 第113-114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相关费用制度中的制约 | 第114-116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相关费用制度中的制约 | 第116-117页 |
第四节 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制约 | 第117-123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制约 | 第117-120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制约 | 第120-121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制约 | 第121-123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制约 | 第123页 |
第五节 证券集团诉讼制约机制比较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 第123-127页 |
一、证券集团诉讼制约机制比较研究的结论 | 第123-125页 |
二、证券集团诉讼制约机制比较研究的启示 | 第125-127页 |
第五章 证券集团诉讼赔偿与分配机制比较研究 | 第127-156页 |
第一节 证券集团诉讼赔偿标准与计算、估算方法 | 第127-134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赔偿标准与计算、估算方法 | 第127-130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赔偿标准与计算、估算方法 | 第130-131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赔偿标准与计算、估算方法 | 第131-133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赔偿标准与计算、估算方法 | 第133-134页 |
第二节 证券集团诉讼和解赔偿金产生程序 | 第134-141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和解赔偿金产生程序 | 第134-137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和解赔偿金产生程序 | 第137-139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和解赔偿金产生程序 | 第139-140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和解赔偿金的产生程序 | 第140-141页 |
第三节 证券集团诉讼索赔程序 | 第141-148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索赔程序 | 第141-144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索赔程序 | 第144-145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索赔程序 | 第145-147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索赔程序 | 第147-148页 |
第四节 证券集团诉讼赔偿金分配程序 | 第148-152页 |
一、美国证券集团诉讼赔偿金分配程序 | 第148-149页 |
二、澳大利亚证券集团诉讼赔偿金分配程序 | 第149-150页 |
三、加拿大证券集团诉讼赔偿金分配程序 | 第150-151页 |
四、韩国证券集团诉讼赔偿金分配程序 | 第151-152页 |
第五节 证券集团诉讼赔偿与分配机制比较研究的结论启示 | 第152-156页 |
一、证券集团诉讼赔偿与分配机制比较研究的结论 | 第152-153页 |
二、证券集团诉讼赔偿与分配机制比较研究的启示 | 第153-156页 |
第六章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运行机制研究 | 第156-182页 |
第一节 我国证券群体诉讼的诉讼形式 | 第156-167页 |
一、证券民事诉讼司法解释认可的诉讼形式 | 第156-158页 |
二、我国证券群体诉讼中诉讼形式的共同特征 | 第158-161页 |
三、“东方电子案”诉讼形式的特征:向集团诉讼的靠近 | 第161-165页 |
四、我国证券群体诉讼立案形式的弊端 | 第165-167页 |
第二节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正当程序机制 | 第167-169页 |
一、我国证券集团诉讼集团成员的加入权与参加权 | 第167-168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代表人的条件及其产生程序 | 第168页 |
三、我国证券集团诉讼集团律师的条件及其产生程序 | 第168-169页 |
四、我国证券集团诉讼通知制度 | 第169页 |
第三节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激励机制 | 第169-171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费用制度中的激励 | 第169-170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制度中的激励 | 第170-171页 |
第四节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制约机制 | 第171-175页 |
一、我国证券集团诉讼案件范围与前置程序的制约 | 第171-173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律师酬金制度和诉讼费用制度的制约 | 第173-174页 |
三、我国证券集团诉讼中起诉证据材料或适格当事人的制约 | 第174-175页 |
四、我国证券集团诉讼中证明责任及因果关系认定范围的制约 | 第175页 |
第五节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赔偿与分配机制 | 第175-182页 |
一、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赔偿标准与计算方法 | 第175-179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和解赔偿金的产生程序 | 第179-180页 |
三、我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分配程序 | 第180-182页 |
第七章 完善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运行机制的构想 | 第182-208页 |
第一节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第182-189页 |
一、我国证券集团诉讼指导思想及其确立依据 | 第182-185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基本原则及其确立依据 | 第185-189页 |
第二节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正当程序机制建构与完善 | 第189-194页 |
一、证券集团诉讼退出制与加入制应并存 | 第189-190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集团成员加入权、退出权与参加权建构与完善 | 第190-191页 |
三、我国证券集团诉讼代表人条件、权限及产生更换程序的完善 | 第191-193页 |
四、我国证券集团诉讼集团律师条件、权限及产生更换程序建构 | 第193页 |
五、我国证券集团诉讼通知制度的完善 | 第193-194页 |
第三节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激励机制建构与完善 | 第194-197页 |
一、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律师酬金制度的完善 | 第194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代表人激励制度的建构 | 第194-195页 |
三、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诉讼费用激励制度的完善 | 第195页 |
四、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证明责任激励制度的完善 | 第195-197页 |
第四节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制约机制建构与完善 | 第197-203页 |
一、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应取消案件范围的制约 | 第198-199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应取消前置程序的制约 | 第199-200页 |
三、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应取消起诉证据材料或适格当事人的制约 | 第200-202页 |
四、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应取消因果关系认定范围的制约 | 第202页 |
五、我国证券集团诉讼确认程序的建构 | 第202-203页 |
第五节 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赔偿分配机制建构与完善 | 第203-208页 |
一、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赔偿标准与计算、估算制度建构与完善 | 第203-204页 |
二、我国证券集团诉讼索赔程序的建构 | 第204-205页 |
三、我国证券集团诉讼和解赔偿金产生程序建构与完善 | 第205-206页 |
四、我国证券集团诉讼赔偿金分配程序的完善 | 第206-20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08-221页 |
后记 | 第221-223页 |
附录 | 第223-246页 |
附录一 韩国证券集团诉讼法 | 第223-234页 |
附录二 勇于开拓积极调解促使东方电子案和谐审结 | 第234-2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 第246-2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