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环境友好型硅化物和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6页
   ·热电学研究历史和基本理论第15-24页
     ·热电学研究简史第15-16页
     ·热电效应第16-18页
     ·热电材料的性能参数和相互关系第18-23页
     ·热电器件的工作原理第23-24页
   ·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4-27页
     ·传统块体热电材料第25-26页
     ·新型块体热电材料第26-27页
     ·低维和维纳复合热电材料第27页
   ·高锰硅热电材料第27-31页
     ·Mn-Si二元体系相图及高锰硅的结构特性第28-30页
     ·高锰硅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第30-31页
   ·硅化物热电器件第31-3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第32-36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36-42页
   ·实验流程第36-37页
   ·材料的合成和制备过程第37-39页
     ·实验原料第37页
     ·感应熔炼法第37-38页
     ·研磨和球磨第38页
     ·真空热压(HP)第38页
     ·氧化物材料La_(1-x)Sr_xCoO_3的制备第38-39页
   ·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成份分析第39页
   ·同步辐射原位高温高压能量分散X射线分析第39-40页
   ·材料的性能测试第40-42页
     ·霍耳测量第40-41页
     ·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测试第41页
     ·热导率测试第41页
     ·Seebeck系数面扫描第41-42页
第三章 高锰硅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第42-66页
   ·CeSi_2/HMS复合热电材料第42-46页
     ·CeSi_2/HMS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第42-43页
     ·CeSi_2/HMS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第43-46页
   ·PbTe(Ag_2Te)/HMS复合热电材料第46-52页
     ·PbTe(Ag_2Te)/HMS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第46-49页
     ·PbTe(Ag_2Te)/HMS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第49-52页
   ·SiGe/HMS复合热电材料第52-58页
     ·SiGe/HMS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第52-55页
     ·SiGe/HMS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第55-58页
   ·Ge取代HMS材料第58-64页
     ·Ge取代HMS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第58-61页
     ·Ge取代HMS材料的热电性能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高锰硅的纳米化和相变第66-88页
   ·高锰硅的机械球磨纳米化第66-76页
     ·球磨参数对产物相结构的影响第67-73页
     ·晶粒尺寸和相分解速率的关系第73-74页
     ·高锰硅机械力化学分解的机理讨论第74-76页
   ·纳米高锰硅的相变第76-86页
     ·不同尺寸粉末热压前后的结构和形貌第76-78页
     ·DSC测量结果第78页
     ·EDXRD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8-85页
     ·纳米尺寸高锰硅相变机理的讨论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钙钛矿型氧化物热电材料初探第88-98页
   ·钙钛矿型氧化物La_(1-x)Sr_xCoO_3概述第88页
   ·La_(1-x)Sr_xCoO_3的热电性能第88-97页
     ·固相反应法制备La_(1-x)Sr_xCoO_3的热电性能第88-92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La_(1-x)Sr_xCoO_3的热电性能第92-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六章 热电发电模块的理论模拟第98-112页
   ·模块的建立和材料体系的选择第98-99页
     ·模型的建立第98-99页
     ·模块单元材料的选择第99页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99-103页
   ·硅化物发电模块的模拟结果第103-109页
     ·理想接触情况下的模拟结果第103-107页
     ·接触条件对模块工作性能的影响第107-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2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8页
附录Ⅰ.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材料高压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强约束型微纳光子结构的特性研究及其在生物传感和成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