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零售产业链中的零杠杆现象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意义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1.3.2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资本结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MM定理 | 第18页 |
2.2 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18-21页 |
2.2.1 权衡理论(Trade-off Theory) | 第18-19页 |
2.2.2 不对称信息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零杠杆公司现状 | 第21-26页 |
3.1 中国零杠杆公司数量统计 | 第21-23页 |
3.2 中国制造业与其细分子行业 | 第23-26页 |
3.2.1 中国制造业简介 | 第23-24页 |
3.2.2 中国制造业现状 | 第24-25页 |
3.2.3 品牌制造业的溢价效果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4.1 业绩计量方法 | 第26-27页 |
4.1.1 财务业绩 | 第26页 |
4.1.2 市场业绩 | 第26-27页 |
4.2 样本选择与构建 | 第27-29页 |
4.2.1 样本选择 | 第27页 |
4.2.2 样本构建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29-52页 |
5.1 零杠杆公司基本统计 | 第29-33页 |
5.2 零杠杆公司与杠杆公司财务业绩对比 | 第33-39页 |
5.3 零杠杆公司与杠杆公司月均收益对比 | 第39-43页 |
5.4 零杠杆公司与杠杆公司超额收益对比 | 第43-44页 |
5.5 制造业零杠杆公司进一步分析 | 第44-52页 |
5.5.1 零杠杆的内因推测 | 第44-45页 |
5.5.2 内因变量说明 | 第45-47页 |
5.5.3 制造业零杠杆公司特征 | 第47-5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5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52-5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6.2.1 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 第53页 |
6.2.2 优化资本结构 | 第53-54页 |
6.2.3 完善市场体系 | 第54页 |
6.2.4 鼓励中国大型品牌企业争夺高端市场 | 第54页 |
6.2.5 中国中西部地区应减少干预、加强法制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