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海洋生物碱baculiferin L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0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1.1 艾滋病及其发病形势简介第11-12页
        1.1.2 肿瘤及其发病形势简介第12页
    1.2 HIV-1生理学研究动态第12-14页
        1.2.1 HIV-1的复制周期第12-14页
        1.2.2 HIV-1的致病机制第14页
    1.3 抗HIV-1药物的研究进展第14-20页
        1.3.1 抗HIV-1药物抑制剂第15-16页
        1.3.2 上市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第16-18页
        1.3.3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HIV-1药物第18页
        1.3.4 抗HIV-1靶点第18-20页
    1.4 抗肿瘤药物作用的靶点第20-24页
        1.4.1 微管第20-21页
        1.4.2 DNA拓扑异构酶第21-22页
        1.4.3 细胞信号转导第22-23页
        1.4.4 端粒第23页
        1.4.5 热休克蛋白90第23-24页
    1.5 Lamellarin类生物碱的合成研究进展第24-30页
        1.5.1 lukianol A的合成第25页
        1.5.2 Ningalin A的合成第25-26页
        1.5.3 Polycitrin A的仿生合成第26-27页
        1.5.4 Ningalin B的合成第27页
        1.5.5 Lamellain D的合成第27-28页
        1.5.6 Lamellarin G三甲基醚的合成第28页
        1.5.7 Lamellarin D,H的合成第28-30页
第二章 AgOAc法合成海洋生物碱Baculiferin L 关键中间体的放大研究第30-41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AgOAc合成法的路线设计及思路第30-32页
    2.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2-34页
        2.3.1 实验仪器设备第32页
        2.3.2 化学原料及化学试剂第32-33页
        2.3.3 实验中试剂缩写代号第33-34页
    2.4 化合物放大实验步骤第34-36页
        2.4.1 3,4-二甲氧基苯乙醛的放大制备第34页
        2.4.2 化合物6放大的制备第34-35页
        2.4.3 化合物8的放大制备第35页
        2.4.4 化合物9的放大制备第35-36页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2.5.1 化合物6的放大制备讨论第36-37页
        2.5.2 化合物9的放大制备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2.5.2.1 催化剂、溶剂和投料方式对溴代反应的影响第37-39页
            2.5.2.2 溴选择性取代的放大研究第39页
            2.5.2.3 结论第39-40页
    2.6 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Barton-Zard缩合法合成中间体6第41-48页
    3.1 引言第41-42页
        3.1.1 Barton-Zard反应简介第41页
        3.1.2 Barton-Zard反应机理第41-42页
    3.2 Barton-Zard合成法的路线设计及思路第42页
    3.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2-43页
        3.3.1 实验仪器设备第42-43页
        3.3.2 化学原料及化学试剂第43页
    3.4 实验步骤第43-45页
        3.4.1 化合物16的制备第43-44页
        3.4.2 化合物17的制备第44页
        3.4.3 化合物18的制备第44-45页
        3.4.4 化合物19的制备第45页
    3.5 结果与讨论第45-47页
        3.5.1 化合物16与17的制备结果与讨论第45-46页
        3.5.2 化合物18与19的制备结果与讨论第46-47页
    3.6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Leusen缩合法合成中间体6第48-56页
    4.1 引言第48页
        4.1.1 Van Leusen(范勒森)反应简介第48页
        4.1.2 Van Leusen(范勒森)反应吡咯合成的反应机理第48页
    4.2 Leusen缩合法合成中间体6的路线设计及思路第48-49页
    4.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9-50页
        4.3.1 实验仪器设备第49-50页
        4.3.2 化学原料及化学试剂第50页
    4.4 实验步骤第50-53页
        4.4.1 化合物16的制备第50-51页
        4.4.2 Leusen法合成21第51页
        4.4.3 化合物22的制备第51-52页
        4.4.4 化合物23的氨基Boc保护化合物25的制备第52-53页
        4.4.5 化合物26的的制备第53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53-55页
        4.5.1 化合物21与22的制备讨论第53-54页
        4.5.2 化合物25的制备讨论第54-55页
        4.5.3 化合物26的制备讨论第55页
    4.6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附图第64-80页
致谢第80-81页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保护地草莓灰霉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杀菌剂筛选
下一篇: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前诊断与严重程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