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意义 | 第8-10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本文中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M公司本地化项目的现状分析 | 第16-25页 | 
| 2.1 M公司产品线及项目开发流程 | 第16-21页 | 
| 2.1.1 M公司的产品线 | 第16-18页 | 
| 2.1.2 项目开发流程 | 第18-21页 | 
| 2.2 本地化项目的现状分析及风险管理方案 | 第21-24页 | 
| 2.2.1 本地化项目的现状调查 | 第21-23页 | 
| 2.2.2 风险管理方案 | 第23-2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M公司本地化项目的风险识别 | 第25-53页 | 
| 3.1 风险源分析 | 第25-29页 | 
| 3.1.1 技术风险 | 第25-26页 | 
| 3.1.2 财务风险 | 第26-27页 | 
| 3.1.3 管理风险 | 第27-28页 | 
| 3.1.4 政治风险 | 第28页 | 
| 3.1.5 自然风险 | 第28-29页 | 
| 3.2 风险识别方法 | 第29-30页 | 
| 3.3 MQB-B ESCL本地化项目的风险识别 | 第30-52页 | 
| 3.3.1 MQB-B ESCL本地建线项目简介 | 第30-31页 | 
| 3.3.2 项目团队架构 | 第31-34页 | 
| 3.3.3 WBS工作任务清单 | 第34-40页 | 
| 3.3.4 风险识别 | 第40-5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M公司本地化项目的风险评估 | 第53-70页 | 
| 4.1 风险评估的目标和方法 | 第53-56页 | 
| 4.1.1 风险评估的目标 | 第53-54页 | 
| 4.1.2 风险评估的方法 | 第54-56页 | 
| 4.2 MQB-B ESCL本地化项目风险的定性评估 | 第56-59页 | 
| 4.3 MQB-B ESCL本地化项目重大风险的AHP评估 | 第59-69页 | 
| 4.3.1 构造层次模型 | 第59-60页 | 
| 4.3.2 层次评分表格 | 第60-62页 | 
| 4.3.3 风险因素权重计算 | 第62-67页 | 
| 4.3.4 C层次总排序 | 第67-68页 | 
| 4.3.5 方案层D总排序及方案决策 | 第68-6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五章 M公司本地化项目的风险应对 | 第70-81页 | 
| 5.1 风险应对方法 | 第70-71页 | 
| 5.2 MQB-B ESCL本地化项目的风险应对方案 | 第71-78页 | 
| 5.2.1 风险应对策略选择 | 第71-72页 | 
| 5.2.2 承担风险策略 | 第72-73页 | 
| 5.2.3 回避风险策略 | 第73页 | 
| 5.2.4 减轻风险策略 | 第73-77页 | 
| 5.2.5 预防风险策略 | 第77页 | 
| 5.2.6 转移风险策略 | 第77-78页 | 
| 5.3 项目总结与分享 | 第78-8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6.1 本文总结 | 第81-82页 |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