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城域光网络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弹性城域光网络中相干接收DSP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技术挑战 | 第16-20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技术挑战 | 第18-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0-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8页 |
第二章 多格式通用的自适应均衡与偏振解复用算法研究 | 第28-49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基于坐标变换的多格式通用自适应均衡与偏振解复用算法 | 第29-34页 |
2.2.1 算法基本原理 | 第29-33页 |
2.2.2 算法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33-34页 |
2.3 算法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 | 第34-42页 |
2.3.1 16GBaud PM-mQAM系统仿真模型 | 第34-36页 |
2.3.2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36-42页 |
2.4 离线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 | 第42-45页 |
2.4.1 16Gbaud PM-QPSK/16QAM离线实验平台及关键参数 | 第42-44页 |
2.4.2 离线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第三章 多格式通用的低复杂度载波恢复算法研究 | 第49-84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基于极坐标下多符号间隔相位差分的多格式通用频偏估计算法 | 第50-61页 |
3.2.1 基于极坐标下多间隔相位差分的多格式通用频偏估计算法原理 | 第50-56页 |
3.2.2 算法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56页 |
3.2.3 16Gbaud系统仿真及离线实验验证 | 第56-61页 |
3.3 基于线性近似的低复杂度、多格式通用相偏估计算法 | 第61-70页 |
3.3.1 基于线性近似的多格式通用相偏估计算法原理 | 第61-66页 |
3.3.2 算法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66页 |
3.3.3 16Gbaud系统仿真及离线实验验证 | 第66-70页 |
3.4 基于扩展QPSK分割的大线宽容忍度相偏估计算法 | 第70-80页 |
3.4.1 基于扩展QPSK分割的相偏估计算法原理 | 第70-75页 |
3.4.2 算法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75页 |
3.4.3 16Gbaud系统仿真及离线实验验证 | 第75-8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第四章 多调制格式Nyquist WDM系统低复杂度强滤波和光纤非线性损伤抑制算法研究 | 第84-102页 |
4.1 引言 | 第84-85页 |
4.2 低复杂度、支持多格式的Nyquist滤波和光纤非线性损伤抑制MAP算法原理 | 第85-90页 |
4.2.1 传统MAP算法原理 | 第85-86页 |
4.2.2 基于近似欧氏距离运算、支持多格式的MAP算法原理 | 第86-89页 |
4.2.3 算法近似精度和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89-90页 |
4.3 算法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 | 第90-95页 |
4.3.1 三载波20Gbaud PM-16QAM Nyquist WDM系统仿真模型 | 第90-92页 |
4.3.2 算法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92-95页 |
4.4 三载波20Gbaud PM-16QAM Nyquist WDM系统离线实验验证 | 第95-98页 |
4.4.1 基于光纤环路系统的离线实验平台搭建 | 第95-97页 |
4.4.2 离线实验验证结果及分析 | 第97-9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第五章 光突发相干接收中均衡解复用与相偏估计联合处理算法研究 | 第102-128页 |
5.1 引言 | 第102-103页 |
5.2 PM-QPSK光突发相干接收DSP处理整体方案和核心算法 | 第103-109页 |
5.2.1 PM-QPSK光突发相干接收DSP处理整体方案 | 第103-105页 |
5.2.2 PM-QPSK光突发相干接收DSP处理核心算法 | 第105-109页 |
5.3 基于训练序列、支持多格式的均衡解复用与相偏估计联合处理算法 | 第109-115页 |
5.3.1 联合处理算法基本原理 | 第109-114页 |
5.3.2 算法可行性分析 | 第114-115页 |
5.4 联合处理算法系统仿真模型和结果分析 | 第115-125页 |
5.4.1 联合处理算法系统仿真模型 | 第115-116页 |
5.4.2 20Gbaud PM-16/32QAM系统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116-12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8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128-130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0-132页 |
缩略词索引 | 第132-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137-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