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低温对生物沥浸法提高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研究

符号说明第10-11页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城市污泥调理方法及生物沥浸技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第16-40页
    前言第16-17页
    1 城市污泥的产生及处理处置难题第17-18页
    2 国内外污泥调理方式研究进展第18-20页
        2.1 污泥物理调理第18-19页
        2.2 污泥化学调理第19-20页
        2.3 污泥生物调理第20页
    3 污泥生物沥浸技术研究进展第20-25页
        3.1 污泥生物沥浸的机理第21页
        3.2 污泥生物沥浸的影响因素第21-24页
        3.3 生物沥浸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第24-25页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6页
    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26-29页
        5.1 本文具体研究内容第26-28页
        5.2 本文技术路线图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40页
第二章 生物沥浸法促进城市污泥脱水性能影响因素分析——温度、浓度第40-50页
    前言第40-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1.1 供试污泥与接种物的制备第41-42页
        1.2 不同温度下污泥生物沥浸比较试验第42页
        1.3 测定方法第42页
        1.4 数据统计分析第42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2-47页
        2.1 不同温度下污泥脱水性能(CST)随生物沥浸时间的变化第42-43页
        2.2 不同温度下污泥粘度随生物沥浸时间的变化第43-44页
        2.3 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CST)与粘度、浓度、温度的关系第44-45页
        2.4 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粘度与浓度、温度的关系第45-47页
    3 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第三章 温度对生物沥浸微生物生长活性的影响第50-66页
    前言第50-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1.1 供试材料第51-52页
        1.2 试验设置第52-53页
        1.3 测定方法第53页
        1.4 数据统计分析第53-54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4-61页
        2.1 温度对硫杆菌A.ferrooxidans生长活性的影响第54-59页
        2.2 温度对硫杆菌A.thiooxidans生长活性的影响第59-61页
    3 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第四章 低温环境下污泥PH、EPS和结合水含量变化对城市生物沥浸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第66-80页
    前言第66-6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1.1 供试污泥与接种物的制备第67-68页
        1.2 污泥低温(10 ℃)与常温(28 ℃)生物沥浸比较试验第68页
        1.3 测定方法第68-69页
        1.4 数据统计分析第69页
    2 结果与讨论第69-74页
        2.1 低温(10 ℃)与常温(28 ℃)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pH及营养剂利用率变化情况第69-70页
        2.2 低温(10 ℃)与常温(28 ℃)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CST变化情况第70-71页
        2.3 低温(10℃)与常温(28℃)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EPS变化情况第71-72页
        2.4 低温(10 ℃)与常温(28 ℃)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结合水含量变化情况第72-74页
        2.5 生物沥浸过程中污泥CST与pH、EPS、结合水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74页
    3 小结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第五章 化学强化提高低温城市生物沥浸污泥脱水性能及机理研究第80-92页
    前言第80-8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1-83页
        1.1 供试材料第81页
        1.2 化学剥离剂的筛选试验(纯体系和污泥体系)第81-82页
        1.3 生物沥浸后化学强化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试验第82页
        1.4 污泥和营养剂对剥离剂A的竞争机制试验第82页
        1.5 测定方法第82-83页
        1.6 数据统计分析第83页
    2 结果与讨论第83-88页
        2.1 三种化学剥离剂对体系pH和营养剂利用率的影响(纯体系和污泥体系)第83-84页
        2.2 三种化学剥离剂对原始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第84-85页
        2.3 生物沥浸后化学强化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第85-87页
        2.4 污泥细菌EPS等有机物和营养剂对剥离剂A的竞争机制第87-88页
    3 小结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第六章 污泥不同停留时间(SRT)下化学强化提高低温城市生物沥浸污泥脱水性能——中试研究第92-110页
    前言第92-9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3-96页
        1.1 供试污泥与接种物的制备第93-94页
        1.2 污泥不同停留时间(SRT)下生物沥浸污泥化学强化脱水效果试验第94页
        1.3 小试生物沥浸反应器(50L)及低温下污泥化学强化对比试验第94-95页
        1.4 中试生物沥浸反应器(700L)及低温下沥浸污泥化学强化推流试验第95-96页
        1.5 测定方法第96页
        1.6 数据统计分析第96页
    2 结果与讨论第96-107页
        2.1 不同污泥停留时间(SRT)下生物沥浸污泥化学强化各指标变化第96-99页
        2.2 小试研究:低温下污泥化学强化对比试验第99-100页
        2.3 中试研究:低温下沥浸污泥化学强化推流试验第100-107页
    3 小结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0页
第七章 微生物营养剂浓度对生物沥浸法促进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第110-124页
    前言第110-11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1-112页
        1.1 供试污泥与接种物的制备第111页
        1.2 不同浓度污泥生物沥浸试验第111页
        1.3 城市污泥生物沥浸处理生产性试验第111-112页
        1.4 测定方法第112页
    2 结果与讨论第112-120页
        2.1 不同浓度污泥各处理下生物沥浸过程中pH、比阻Y和营养剂利用率的变化情况第112-118页
        2.2 城市污泥生物沥浸工程应用试验第118-120页
    3 小结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4页
全文总结第124-126页
论文创新点第126-128页
问题与展望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羟基铁、铝柱撑蒙脱石的制备、表征及其对水环境中PPCPs的吸附研究
下一篇:铝熔体杂气行为和溶剂排杂净化机理的计算模拟探索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