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4-28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4-16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三、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五、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23-28页 |
第1章 《北洋官报》创办的历史背景 | 第28-43页 |
1.1 《北洋官报》创办前后中国时局动荡 | 第28-30页 |
1.2 清末新政的实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 第30-35页 |
1.2.1 清末新政的实施 | 第30-31页 |
1.2.2 清末新政中有利于报刊发展的因素 | 第31-32页 |
1.2.3 晚清新闻事业的发展 | 第32-34页 |
1.2.4 清末新式官报蜂起 | 第34-35页 |
1.3 袁世凯与直隶新政 | 第35-38页 |
1.3.1 直隶新政成绩瞩目 | 第36-37页 |
1.3.2 创办《北洋官报》是直隶新政重要举措之一 | 第37-38页 |
1.4 晚清的政治舆论失范与媒介控制 | 第38-41页 |
1.4.1 晚清社会的言禁受到极大冲击 | 第38页 |
1.4.2 晚清政府对舆论的管控乏力 | 第38-4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2章 《北洋官报》的定位、形态与运营 | 第43-67页 |
2.1 《北洋官报》的发展分期与形态确立 | 第43-48页 |
2.1.1 发展前期形态确立 | 第43-44页 |
2.1.2 发展中期调整变革 | 第44-46页 |
2.1.3 发展后期收缩僵化 | 第46-48页 |
2.2 《北洋官报》的体制 | 第48-60页 |
2.2.1 组织与运行现代化 | 第48-51页 |
2.2.2 办报宗旨高远 | 第51-54页 |
2.2.3 版面设置与栏目安排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 第54-59页 |
2.2.4 附刊注重开民智 | 第59-60页 |
2.3 《北洋官报》的发行方式与广告 | 第60-65页 |
2.3.1 发行方式以派销为主 | 第60-62页 |
2.3.2 阅报社的推行配合官报的发行 | 第62-63页 |
2.3.3 报纸的寄递受益于大清邮政系统 | 第63-64页 |
2.3.4 广告收入无法支撑官报发展 | 第64-6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3章 《北洋官报》的内容分析——“通上下,开民智” | 第67-151页 |
3.1 《圣谕广训》与邸报的摘抄 | 第67-73页 |
3.1.1 篇首刊载《圣谕广训》表达对清朝皇权道统的尊崇 | 第67-70页 |
3.1.2 刊载上谕维护官场权力秩序 | 第70-73页 |
3.2 官方文牍的刊载 | 第73-78页 |
3.2.1 《北洋官报》比邸报、京报刊载更多的政务信息 | 第74-76页 |
3.2.2 刊载大量政务信息是清政府政务有限公开的表现 | 第76-77页 |
3.2.3 清政府借助新式官报刊载政务信息营造新政有序开展的表象 | 第77-78页 |
3.3 国内新闻的报道 | 第78-125页 |
3.3.1 重视新闻报道,重点报道新政 | 第78-83页 |
3.3.2 对“学务新政”的报道数量最多,涉及问题深入 | 第83-91页 |
3.3.3 对“经济新政”的报道引导社会兴工振商 | 第91-105页 |
3.3.4 对“警务新政”的报道协助直隶警政的建设 | 第105-113页 |
3.3.5 对“预备立宪”的报道声势浩大 | 第113-125页 |
3.4 外国新闻的选登 | 第125-133页 |
3.4.1 刊载外国新闻为了看世界、学西方 | 第125-126页 |
3.4.2 《北洋官报》的外国新闻报道分析 | 第126-133页 |
3.5 图画的刊载 | 第133-142页 |
3.5.1 新闻摄影彰显新的报刊理念 | 第133-136页 |
3.5.2 广告图片突出营销兼顾审美 | 第136-140页 |
3.5.3 装饰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 | 第140-142页 |
3.6 论说的编发 | 第142-148页 |
3.6.1 清政府试图借官报评论挽回流失的话语权 | 第142-144页 |
3.6.2 评论随清政府对新政的态度时有时无 | 第144页 |
3.6.3 《北洋官报》评论主题分析 | 第144-147页 |
3.6.4 以“浅说”的形式普及立宪常识 | 第147-1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148-151页 |
第4章 《北洋官报》的历史作用及其地位 | 第151-192页 |
4.1 《北洋官报》与舆论引导 | 第151-159页 |
4.1.1 国际国内要求清政府实施新政的舆论呼声高涨 | 第151-152页 |
4.1.2 大量刊载新政内容,对舆论进行议程设置 | 第152-154页 |
4.1.3 以亲民化的表达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 第154-159页 |
4.2 《北洋官报》与清末官员思想的现代化 | 第159-170页 |
4.2.1 近代报刊对文明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160页 |
4.2.2 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是晚清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 第160-161页 |
4.2.3 《北洋官报》“开官智”的作用较大 | 第161-163页 |
4.2.4 传播现代化内容和思想 | 第163-166页 |
4.2.5 正确评价《北洋官报》的“开智”作用 | 第166-170页 |
4.3 《北洋官报》促进了政治文化形态向现代化过渡 | 第170-178页 |
4.3.1 促进了清政府的政务公开 | 第170-174页 |
4.3.2 促进了地方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 | 第174-178页 |
4.4 《北洋官报》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 第178-190页 |
4.4.1 宣告了古代形态官报的终结 | 第178-180页 |
4.4.2 推进了出版技术的发展 | 第180-184页 |
4.4.3 提高了报人的地位 | 第184-187页 |
4.4.4 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编辑理念与编辑技术体系 | 第187-1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90-192页 |
结语 | 第192-196页 |
参考文献 | 第196-205页 |
致谢 | 第205-2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07页 |